[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管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46880.6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郭光平;朱明燕;刘见祥;李梦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敦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G01M3/2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照伟 |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塑料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塑料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固定筒、支撑杆以及旋转装置,固定筒水平固定在机架上,固定筒的外观透明,固定筒的内顶壁固定有摆动物,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布置,支撑杆的上端贯穿固定筒的底部并且延伸至固定筒的内部,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支撑环,支撑环所在的平面与固定筒的轴线垂直,支撑环设置为1‑3个;旋转装置固定在固定筒上并且可带动塑料管旋转。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塑料管的气密性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挤出成型加工完成之后,需进行气密性的检测,现有加工企业通常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将塑料管封闭后完全浸入水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若未产生气泡则气密性良好,若产生气泡则需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这样的检测方式不但效率低,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检测准确度较低。并且在对塑料管进行气密性检测完毕后,若需要立即对塑料管进行包装,则需要将塑料管进行擦干,耗费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管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塑料管的气密性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管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固定筒、支撑杆以及旋转装置,所述固定筒水平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固定筒的外观透明,所述固定筒的内顶壁固定有摆动物,所述支撑杆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贯穿固定筒的底部并且延伸至固定筒的内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固定筒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撑环设置为1-3个;所述旋转装置固定在固定筒上并且可带动塑料管旋转。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为:将塑料管放入固定筒的内部的支撑环上,塑料管的延伸方向与固定筒的轴线方向平行,利用现有的气泵从塑料管的一端鼓入空气,同时,利用旋转装置带动塑料管旋转,若塑料管的气密性好,则摆动物不会摆动,若塑料管的气密性不好,塑料管会漏气,塑料管的漏气点处上方的摆动物会在气流的驱动下摆动。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塑料管的气密性检测方式相比,现有的塑料管的气密性检测方式的效率低下,并且只能检测塑料管的气密性,无法检测塑料管的漏点所在,并且检测完毕后,对于气密性好的塑料管,若需要立即进行包装,则需要将塑料管进行擦干,耗费劳动力;而本申请方案中,通过将塑料管放置在固定筒的内部,并且利用旋转装置带动塑料管旋转,从塑料管的一端鼓入空气,若塑料管的气密性好,则摆动物不会摆动,若塑料管的气密性不好,塑料管会漏气,塑料管的漏气点处上方的摆动物会在气流的驱动下摆动,不仅可以对塑料管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并且对于塑料管气密性不佳的情况下,还可对塑料管的漏点进行判断,省去了后续检测,而对于气密性好的塑料管,在检测完毕后,可直接进行包装。
进一步,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固定筒转动连接,并且第二齿轮贯穿固定筒的内外侧壁,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壁上沿第二齿轮的径向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伸缩轴朝向第二齿轮的圆心,气缸的伸缩轴的末端固定有圆弧形的限位环;所述气缸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并且对称分布在第二齿轮上。
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气缸旋转,限位环带动塑料管旋转,从而可以对塑料管的各个侧面进行气密性的检测。
进一步,所述摆动物为羽毛。羽毛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摆动,方便查看塑料管漏气与否。
进一步,所述摆动物为纸条。纸条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摆动,方便查看塑料管漏气与否。
进一步,所述摆动物为柔性塑料条。柔性塑料条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摆动,方便查看塑料管漏气与否。
进一步,所述摆动物为铃铛。铃铛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摆动,铃铛发出铃声,通过铃铛的响声,方便判断塑料管漏气与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敦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敦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6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