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便携式CT极性测试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43762.X | 申请日: | 2021-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9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肖闯;罗红俊;骆佳勇;李能昌;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72 | 分类号: | G01R31/7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便携式 ct 极性 测试仪 | ||
一种手持便携式CT极性测试仪,它包括仪表壳体、双向微安表、电池旋钮、一次电流旋钮、试验旋钮、启动按钮、一次导线插孔和二次导线插孔,通过在仪表壳体正面上部设置双向微安表,下部设置一次导线插孔和二次导线插孔,中部设置电池旋钮、一次电流旋钮、试验旋钮和启动按钮,通过对不同旋钮的不同档位进行标示,调整不同档位测试不同变化CT,适应性好,携带方便,循环充电环保,操作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CT极性测试元器件多、组合及测试步骤不统一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好,携带方便,环保,便于统一操作步骤,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持便携式CT极性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行业中,当CT本体更换或者CT本体重新拆装后,为确保CT实际极性与其技术文件标注一致,需要在CT本体处进行CT极性测试。由于CT分析仪等仪器不便携带,目前在工作现场,“直流感应法”测试CT极性以其简单、安全、准确的优点被广泛采用。“直流感应法”测试通常使用干电池,再配合微安表、导线等各类仪表、器件完成,但目前工作现场常用的“直流感应法”操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需要同时携带干电池、微安表、导线、线夹等多种器件,对于需要登高作业的地方,工作十分不便,而且,由于元器件较多,如果遗忘在CT本体处,还有可能对主设备运行带来危害。
试验器件属于临时收集,不能保证每次试验器件的标准性。且试验器件较多,最后搭建的试验平台和步骤不统一,容易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需要人为短接电池,时间不可控,容易造成电池短路、影响人身安全,同时如果电池串接数量不合适,表计指针偏转幅度过大,容易损坏表计,造成损失。
试验过程中干电池需要人为串接,且无法根据CT变比容量灵活调整电池电压容量。而且普通干电池使用频率低,不能重复使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便携式CT极性测试仪,结构简单,采用在仪表壳体正面上部设置双向微安表,下部设置一次导线插孔和二次导线插孔,中部设置电池旋钮、一次电流旋钮、试验旋钮和启动按钮,对不同旋钮的不同档位进行标示,调整不同档位测试不同变化CT,适应性好,携带方便,环保,便于统一操作步骤,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便携式CT极性测试仪,它包括仪表壳体、双向微安表、电池旋钮、一次电流旋钮、试验旋钮、启动按钮、一次导线插孔和二次导线插孔;所述双向微安表位于仪表壳体外的正面上方,一次导线插孔和二次导线插孔位于仪表壳体外的正面下方,电池旋钮、一次电流旋钮、试验旋钮和启动按钮位于仪表壳体外的正面中部。
所述仪表壳体的充电电池位于背面的电池仓内。
所述双向微安表随二次侧电流方向变化向左右方向偏转。
所述电池旋钮的档位为四挡,用于选择投入串联电池数量的不同档位。
所述一次电流旋钮为两对常开接点和两对常闭接点的旋钮开关,在不同的档位,控制通过CT一次侧电流为正向或反向。
所述试验旋钮为试验档位和停止档位的旋钮开关,带保持功能。
所述一次导线插孔插接穿过CT一次侧的导线,形成通过CT一次侧的电流。
所述二次导线插孔插接CT二次端子引出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37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雾浓度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加固型计算机的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