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2828.3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于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02;H01F27/245;H01F38/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误插 互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包括由两个半圆环形壳体对接组成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对插式导磁铁芯,两个半圆环形壳体分别为上盖壳体和底座壳体,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对接的两个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至底座壳体两侧的导向板,以使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接触时,导向板先接触底座壳体两侧,保证对插式导磁铁芯的精准对插。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对接的两个端部中一个端部设置铰接结构,另一个端部设置具有导向板的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对接的两个端部中一个端部设置成铰接结构,一个端部设置成导向结构,能有效的避免壳体内部的导磁铁芯碟片的误插,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使用。对插式电流互感器能很好的解决漏磁的问题,但由于其中导磁铁芯碟片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容易插错,导致错位,这样就失去了其解决漏磁问题的性能,反而漏磁严重,效果变差。
本申请就是在此基础上,创设出一种新的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使其通过对壳体结构改进,确保对插式导磁铁芯碟片的精准对插,简单方便,安全可靠,保证该开合对插互感器的防漏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使其通过对壳体结构改进,确保对插式导磁铁芯碟片的精准对插,简单方便,安全可靠,保证该开合对插互感器的防漏磁效果,从而克服现有的开合对插互感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包括由两个半圆环形壳体对接组成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对插式导磁铁芯,两个所述半圆环形壳体分别为上盖壳体和底座壳体,所述上盖壳体与所述底座壳体对接的两个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延伸至所述底座壳体两侧的导向板,以使所述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接触时,所述导向板先接触所述底座壳体的两侧,保证所述对插式导磁铁芯的精准对插。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对接的两个端部中一个端部设置成由旋转轴连接的铰接结构,另一个端部设置成具有所述导向板的导向结构。
进一步改进,具有所述导向结构的所述上盖壳体端部还设有与所述底座壳体端部对接固定的卡合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槽和卡凸,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上盖壳体端部的外侧端,所述卡凸设置在与所述卡槽对应位置的所述底座壳体端部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结构处还设有限位凸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壳体与所述导向板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成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厚度等于所述导向板的厚度。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通过在上盖壳体和底座壳体的对接处设置导向板,能简单方便的避免导磁铁芯碟片的误插。
2.还通过将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对接的两个端部中一个端部设置成铰接结构,使上盖壳体和底座壳体不会分离,使用时只需旋转上盖壳体,既能完成上盖壳体和底座壳体的打开与闭合;并且通过在另一个端部设置导向结构,能有效避免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的错位误插。
3.还通过卡合结构的设置,能保证上盖壳体与底座壳体的固定连接,保证互感器的检测效果。
4.还通过在铰接结构处设有限位凸起,能防止上盖壳体旋转角度太大,造成闭合时的错位。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误插的开合对插互感器的结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2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