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照明装置的光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37588.8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5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陈国平;李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F21V1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照明 装置 光学系统 | ||
一种激光照明装置的光学系统,包括入射光学系统、出射光学系统和波长转换装置,入射光学系统为多个并围绕出射光学系统设置,入射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第一光学反射器和第二光学反射器,激光器用于发出平行的激发光,激发光具有第一光轴,出射光学系统具有第二光轴,激发光经过第一光学反射器和第二光学反射器进行二次反射并引导激发光至波长转换装置上,波长转换装置位于第二光轴上并用于吸收激发光形成受激光,受激光经波长转换装置反射后,沿第二光学反射器周围传播并由出射光学系统射出,第二光学反射器包括至少两个反射面,并反射面偏离第二光轴设置,用于将激发光引导至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汇聚的光斑,从而提高照射密度和出射光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照明装置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利用激光激发荧光粉以及出射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照明和显示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10510969.6的发明专利披露了相关技术方案,所述的折叠多光轴的激光手电筒光学系统包括有:入射光学系统、波长转换装置以及出射光学系统;入射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及多个光学反射器,激光器用于发出激发光,多个光学反射器用于对激发光进行多次反射以折叠光束形成多光轴并引导最后折叠的激发光至波长转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用于吸收激发光形成受激光;受激光形成照明光由出射光学系统出射。
以上的现有技术当中,由于设置多个入射光学系统,入射的激光经由第二光学反射装置未能同时设置于出射光学系统的光轴上,使波长转换装置上的各入射光学系统形成的光斑不能很好重合,激发光斑较大,光线较散,那么具有多光斑的混合光束出射,光的亮度低,影响使用的性能及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激光照明装置的光学系统,为实现多束激发光作用于波长转换装置同一位置上,解决提高照射密度和出射光亮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入射光学系统、出射光学系统和波长转换装置,所述入射光学系统为多个并围绕出射光学系统设置,所述入射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第一光学反射器和第二光学反射器,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出平行的激发光,所述激发光具有第一光轴,所述出射光学系统具有第二光轴,所述激发光经过第一光学反射器和第二光学反射器进行二次反射并引导激发光至波长转换装置上,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位于第二光轴上并用于吸收激发光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波长转换装置反射后,沿第二光学反射器周围传播并由出射光学系统射出,所述第二光学反射器包括至少两个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偏离第二光轴设置,用于将所述激发光引导至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汇聚的光斑。
本方案中为实现多束激发光作用于波长转换装置同一位置上,第二光学反射器包括至少两个反射面与多个入射光学系统对应配置,使多个入射光学系统同时入射,通常将第一光学反射器或第二光学反射器倾斜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非标准的倾斜角度(略大于或小于45度),反射面偏离第二光轴设置,用于将多个激光器发射平行的激发光通过第一光学反射器和第二光学反射器二次反射至波长转换装置上汇聚,形成汇聚的光斑作用于波长转换器的同一位置上,光在波长转换装置上吸收激发光形成受激光,受激光经波长转换装置反射后,沿第二光学反射器周围传播并由出射光学系统射出,多个入射光学系统通过至少两个反射面的第二光学反射器使光作用于波长转换器的同一位置上,可以提高光的照射密度和出射光亮度,实现多激光器发出的多束激发光同时激发波长转换装置,以实现均匀一体化的激光照明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学反射器包括至少两个反射面,且所述反射面均与第二光轴呈45°角。
本方案中如此设置,能够使多束平行激发光通过第一光学反射器和第二光学反射器的二次反射照射在波长转换装置上时形成一个激发光斑。45°角是标准角,可最大面积的反射激发光,生产方便,装配过程中便于使用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7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冷器的整体焊接式构架
- 下一篇:一种缸头盖呼吸片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