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装的碳纤维丝束收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35915.6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7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林;董凤;王玉彬;徐朋;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林林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7/14;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汉中市铭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5 | 代理人: | 杨悦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装 碳纤维 丝束 收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碳纤维丝束收取设备,包括防滑地垫,落地座,配重块,支撑座,控制开关,支架,收取电机,主动带轮,辊轴,从动带轮,V带,横梁,可调节式碳纤维丝引导轮结构,缓冲式碳纤维丝表面清理轮结构和可拆卸碳纤维丝收取盘结构,所述的防滑地垫胶接在落地座的下表面;所述的落地座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的落地座上部中间部位通过支撑座安装有支架。本实用新型引导轮,轮座,调节杆,衔接管,调节螺栓和手柄的设置,有利于引导输送碳纤维丝,保证收取稳定性;清理轮体,缓冲轮架,移动管,支杆,缓冲弹簧和挡环的设置,有利于清理碳纤维丝表面的灰尘,保证收取干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碳纤维丝束收取设备。
背景技术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纤维形式的一种材料,其碳含量达到了90%以上,因此它也具备了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碳纤维最具代表性的性能优势在于拥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疲劳、抗蠕变、导电等性能。其比模量可以比钢和铝合金高5倍,比强度也可以比钢和铝合金高3倍,且在2000℃以上的高温惰性气氛中,碳材料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材料。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的碳纤维,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丝生产和原丝碳化两个过程,原丝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聚合、脱泡、计量、喷丝、牵引、水洗、上油、干燥致密、收丝等工序;碳化过程主要包括放丝、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表面处理、上浆烘干、收丝卷绕等工序。
目前碳纤维丝束加工生产中一般会用到收取设备。
但是现有的收取设备还存在着不具备引导功能,无法清理碳纤维丝束外表面的杂质和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的碳纤维丝束收取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碳纤维丝束收取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收取设备存在着不具备引导功能,无法清理碳纤维丝束外表面的杂质和不便于拆卸的问题。一种便于拆装的碳纤维丝束收取设备,包括防滑地垫,落地座,配重块,支撑座,控制开关,支架,收取电机,主动带轮,辊轴,从动带轮,V带,横梁,可调节式碳纤维丝引导轮结构,缓冲式碳纤维丝表面清理轮结构和可拆卸碳纤维丝收取盘结构,所述的防滑地垫胶接在落地座的下表面;所述的落地座内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的落地座上部中间部位通过支撑座安装有支架;所述的支撑座前部中下侧螺钉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支架后部中下侧螺栓连接有收取电机,并且收取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架的内部;所述的收取电机的输出轴前端键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的辊轴轴承连接在支架的内部上侧中间部位;所述的辊轴前端键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的从动带轮通过V带摩擦传动连接主动带轮;所述的横梁横向右端螺栓连接支架左侧中间部位;所述的横梁和可调节式碳纤维丝引导轮结构相连接;所述的缓冲式碳纤维丝表面清理轮结构和支架相连接;所述的可拆卸碳纤维丝收取盘结构和辊轴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式碳纤维丝引导轮结构包括引导轮,轮座,调节杆,衔接管,调节螺栓和手柄,所述的引导轮轴接在轮座后部中间部位;所述的轮座螺纹连接在调节杆的上端;所述的调节杆纵向插接在衔接管的内部,并通过调节螺栓紧固连接设置;所述的调节杆下端螺栓连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式碳纤维丝表面清理轮结构包括清理轮体,缓冲轮架,移动管,支杆,缓冲弹簧和挡环,所述的清理轮体轴接在缓冲轮架的后部上侧;所述的缓冲轮架下端螺栓连接在移动管的上部;所述的移动管套接在支杆的外壁;所述的支杆外壁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的支杆右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套接有挡环。
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碳纤维丝收取盘结构包括收取盘,轴孔,插孔,可拆收取辊,插接柱和挡板,所述的收取盘内部四周等距开设有插孔;所述的收取盘内部中间部位开设有轴孔;所述的可拆收取辊设置在收取盘的后部,并且可拆收取辊前端开设有与插孔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的插接柱前端螺钉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的衔接管纵向螺栓连接在横梁左端,所述的引导轮采用横截面为圆柱形的内凹型铝合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林林,未经华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5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引线效果的网络智能模块
- 下一篇:钣金件切断折弯自动下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