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7889.2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龙林;黄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刘立烈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包括标记体和防护手套,标记体安装在输液针针头上,防护手套的背面开有操作窗,操作窗处设置有防护盖,该防护盖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标记体相配合的报警装置。医护人员可以打开佩戴在患者受伤的防护手套的防护盖,通过操作窗将装有标记体的输液针刺入手背面的静脉血管内,并用胶带将输液针固定在手背上后将防护盖盖好,对输液针起到保护输液针的作用。医护人员再将报警装置安装在防护盖上,输液针移动会使标记体偏移原来的位置,造成报警装置无法感应到标记体从而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时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的方式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注器械。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针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的器械。输液针刺入静脉后需要进行固定,以避免输液针刺破静脉血管,造成鼓包或渗血。医护人员一般是使用胶带将输液针固定在手背上,而输液针裸露在体表,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触碰或者拉扯导致输液针移位。由于医护人员不能实时对输液患者进行观察,输液患者又经常会忽视注意输液针移位情况,所以过了较长时间才发现输液针发生了移位,这会给患者带来了较大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当输液针发生移位后,通过防护手套上的报警装置可以快速反应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在第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包括:
标记体,用于安装在输液针的针头上,以标记输液针的位置;
防护手套,手背面开有操作窗,该操作窗处设置有防护盖,该防护盖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标记体相配合的报警装置,当所述标记体发生移位时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盖的外表面开有多个插孔,所述报警装置插装在与所述标记体相对应的插孔内。
结合第二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
报警器,底部连接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固定柱;
传感器,嵌设在所述固定柱底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标记体相配合,且与所述报警器信号连接。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记体包括环扣和感应体,该环扣与所述针头的针柄相配合,所述感应体设置于所述环扣上,且与所述传感器相配合。
结合第三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记体包括环套和感应体,该环套与所述针头的针头相配合,所述感应体设置于所述环套上,且与所述传感器相配合。
结合第四或第五种可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传感器为磁场传感器,所述感应体为磁体。
结合第一种可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护盖边沿处开有过线缺口。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输液防护装置,通过防护手套可以对输液针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避免输液针与其他物体发生触碰,当输液针由于拉扯发生移位时,防护手套上设置的报警装置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和患者注意,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减轻对患者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输液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输液防护装置防护盖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报警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78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焊工装
- 下一篇:一种精密仪器抗震贮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