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6098.8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肖文平;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2;H04N7/22;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环状 网络 高速 传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包括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显示设备、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显示设备、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通过光纤车载以太网总线串联形成环状网络,环状网络中当前节点的显示设备或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通过与其后相邻节点的显示设备或车载以太网摄像头将数据逐个单向传播转发汇聚到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处理。通过处于环状网络节点中的显示设备、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逐级单向传输数据,能够节省线束,降低成本,从而降低车身重量。另外,由于采用光纤车载以太网总线进行传输,传输速率高达1~10G/s,能够传输无损压缩的高清视频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安全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辅助驾驶使得智能化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讲安装较多的传感器,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其在车身部署至少8个车载以太网摄像头、至少10个雷达传感器(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目前汽车网络架构仍然是分布式网络架构,传感器通过总线(CAN总线、LIN总线、LVDS总线、MOST总线)连接交换机后,通过交换机将信号传递给ECU。如图1所示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通过LVDS总线与ECU相连接,通过ECU对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接收或控制车载以太网摄像头的工作模式,每个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都是通过独立的总线与ECU相连接,加多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必然增加线束的长度,从而引起重量的增加,再加上其它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惯导、毫米波雷达等,如此众多的传感器必然带来线束长度成倍增加,线束增加一方面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增加车身重量,从而给汽车行驶增加能耗。另外一方面,智能汽车的发展对车载网络中信号或数据的传输提出了低传输延迟、高可靠性的需求。显然,传统的总线如CAN总线、LIN总线、LVDS总线、MOST总线都不被这种需求,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需要提供一种降低线束成本的汽车网络传输系统,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施提供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车载以太网摄像头、至少一个显示设备、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显示设备、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通过光纤车载以太网总线串联形成环状网络,其中,环状网络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显示设备、车载以太网摄像头依次首尾相连,末尾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与首位的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接;环状网络中当前节点的显示设备或车载以太网摄像头通过与其后相邻节点的显示设备或车载以太网摄像头将数据逐个单向传播转发汇聚到电子控制单元进行处理。
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进一步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车载以太网摄像头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显示设备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
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进一步地,当环状网络中存在电子控制单元与显示设备相邻时,其连接方式为:显示设备位于电子控制单元之后,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出接口与后相邻显示设备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进一步地,当环状网络中存在显示设备与车载以太网摄像头相邻时,显示设备位于车载摄像头之前,其连接方式为:显示设备的输出接口与后相邻车载以太网摄像头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或当环状网络中存在车载以太网摄像头与车载以太网摄像头相邻时,其连接方式为:车载以太网摄像头的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分别与前相邻车载以太网摄像头的输出接口相连接,后相邻车载以太网摄像头的输入接口相连接。
一种车载环状网络的高速传输系统,进一步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光纤车载以太网PHY芯片、第一FPGA芯片、SOC芯片,其中,SOC芯片与第一FPGA芯片相连接,第一FPGA芯片与第一光纤车载以太网PHY芯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6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流量测量装置
- 下一篇:管材通道计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