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保导向件的定位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3702.1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6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强;韩宪兵;王旭;杨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6 | 分类号: | B62D6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定位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前保导向件的定位工具,包括:固定支架、位置匹配组件、对中组件和导向件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车身的前端模块骨架上。位置匹配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位置匹配组件与前端模块骨架上的前端零部件定位点配合,位置匹配组件相对于固定支架移动以对固定支架的位置进行定位。对中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对中组件与位置匹配组件连接,对中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居中的位置,对中组件与位置匹配组件联动使得位置匹配组件以对中的方式相对于固定支架移动。导向件固定支架安装在对中组件上,导向件固定支架夹持前保导向件,位置匹配组件和对中组件通过导向件固定支架对前保导向件进行定位和对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零部件的辅助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部零部件主要包括前端模块骨架15、前保险杠(前保)3、前防撞梁2、前格栅4、前大灯5和前盖7。其中的前端模块骨架15和前防撞梁2属于车身框架结构件,前保险杠3、前格栅4、前大灯5和前盖7属于前部零部件,安装在车身框架结构件上。前保3和前格栅4会通过前保导向件1进行装配。
图1揭示了汽车前部的车身框架结构件的结构图。图1中示出了前端模块骨架15和前防撞梁2。前保导向件1安装在前防撞梁2上。前保险杠3和前格栅4都通过前保导向件1进行安装,前保导向件1在起到支撑前保险杠3和前格栅4的同时,也决定了前保险杠3和前格栅4的Z向位置,即前保险杠3和前格栅4的高度。对于前格栅4和前大灯5存在Z向匹配的车型,前保导向件1的Z向安装位置特别重要。图2揭示了汽车前部的零部件的结构图。参考图2,在完成装配后,前保险杠3、前格栅4、前大灯5和前盖7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对于前格栅4和前大灯5存在Z向匹配的车型,在前格栅4和前大灯5的交接位置形成Z向装配结构6。Z向装配结构6可以是互相对齐的线条、图案等。如果前保导向件1的安装位置不准确,则后续前保险杠3和前格栅装配4后,将会存在前格栅和前大灯Z向匹配差的问题,即Z向装配结构6可能无法体现原先设计的线条、图案的造型。同时前格栅4与前盖7之间的缝隙/平整度匹配也不能保证。
为了保证前保导向件装配在前防撞梁上的定位准确,在进行在线生产时,为达到前格栅与前大灯以及周围零件的匹配要求,需要拆装前格栅以对前保导向件的Z向位置进行调整,由于调整时没有参考基准,无法对前保导向件的Z向进行精确定量调整,工人需要反复多次拆装。在反复拆装的过程中存在前格栅划伤前保险杠蒙皮的风险,同时给工人操作带来极大不便,并且在线调整工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对前保导向件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的工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前保导向件的定位工具,包括:固定支架、位置匹配组件、对中组件和导向件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车身的前端模块骨架上。位置匹配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位置匹配组件与前端模块骨架上的前端零部件定位点配合,位置匹配组件相对于固定支架移动以对固定支架的位置进行定位。对中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对中组件与位置匹配组件连接,对中组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居中的位置,对中组件与位置匹配组件联动使得位置匹配组件以对中的方式相对于固定支架移动。导向件固定支架安装在对中组件上,导向件固定支架夹持前保导向件,位置匹配组件和对中组件通过导向件固定支架对前保导向件进行定位和对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上部具有延伸的双臂,双臂的端部具有支架定位销,支架定位销与前端模块骨架上的骨架定位孔配合,固定支架的下部具有防翻转销,防翻转销与前端模块骨架上的前盖锁支架孔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匹配组件包括:移动导轨、自适应连接机构和匹配块。移动导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移动导轨能沿固定支架平移。自适应连接机构安装在移动导轨的端部。匹配块安装在自适应连接机构上,匹配块与前端模块骨架上的前端零部件定位点贴合,自适应连接机构使得匹配块能够相对于移动导轨位移或者转动,使得匹配块能始终与前端零部件定位点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3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式上料螺旋
- 下一篇:一种激光切割机器人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