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烤烟用外置式生物质燃烧炉排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22052.9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潘劲松;吴自来;李小军;李必超;孙有成;鲁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B60/00 | 分类号: | F23B60/00;F23L1/00;F23H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司楠 |
| 地址: | 231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烟 外置 生物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烤烟用外置式生物质燃烧炉排,包括托盘和炉排,托盘两侧端分别固定有围板,围板上端分别固定有挡边板,托盘前端分别固定有两个安装板,炉排设置在托盘上方且位于两个围板之间,炉排下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托盘上端,支撑板、托盘、炉排之间形成风室,风室一端为敞口,风室远离敞口的一端固定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出风口,炉排上端均匀固定有小凸台,炉排上均匀设有进风孔,炉排下端平行固定有分风板,炉排下端对称固定有聚风板,两个聚风板之间的距离由出风口到敞口端逐渐增大,炉排上方设有盖板,盖板固定在挡边板上端。该烤烟用外置式生物质燃烧炉排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烟用外置式生物质燃烧炉排。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质燃烧机普遍应用于烟叶采摘后的烘烤过程。前期烟叶烘烤采用燃煤型炉进行烘烤,后各地方由于环保节能要求的提高开始大面积推广生物质燃料进行烘烤烟叶,在基于原本燃煤炉基础上改为以生物质燃料为燃料的供热设备,因此需增加外置式生物质燃烧机。在生物质和燃煤之间的切换需要保证正常的燃烧供热时,还需要保证燃烧器炉排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外在燃烧器还必须保证能完美的从原有燃煤炉中推进去,火焰及高度不直接作用在炉膛壁上,这样新型燃烧炉排可完美实现其作用。在以往的设计及应用过程中燃烧盘普遍采用310s不锈钢进行拼焊成型,结构较为复杂。而生产用不锈钢加工成本也不容小视。同时在后期如果出现问题时需要采用割枪进行割开然后进行焊接,服务成本也比较高。在产品设计生产上必须保证燃烧盘为上下结构且上下腔体需保持分离,一部分腔体用于风室,上部分则用于燃料燃烧,这样就要求风室必须密封性,生产时对焊接也要求较为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烤烟用外置式生物质燃烧炉排,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安装维修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烤烟用外置式生物质燃烧炉排,包括托盘和炉排,所述托盘两侧端分别固定有围板,所述围板上端分别固定有挡边板,所述托盘前端分别固定有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分别与围板固定,所述炉排设置在托盘上方且位于两个围板之间,所述炉排下端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托盘上端,所述支撑板与围板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托盘、炉排之间形成风室,所述风室一端为敞口,所述敞口用于进风,所述风室远离敞口的一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炉排上端均匀固定有小凸台,所述炉排上均匀设有进风孔,所述炉排下端平行固定有两个以上分风板,所述炉排下端对称固定有聚风板,所述聚风板一端固定在出风口侧边,所述聚风板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两个所述聚风板之间的距离由出风口到敞口端逐渐增大,所述炉排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挡边板上端。
优选地,所述托盘、围板、挡边板为一体成型机构。
优选地,所述小凸台呈三棱柱状。
优选地,所述小凸台上端面由两个斜面组成,所述小凸台靠近挡板的斜面的坡度比靠近敞口的斜面的坡度陡。
优选地,所述分风板的高度由敞口端到挡板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进风孔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炉排底部采用分风板控制其炉排燃料集中区的充分燃烧,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缩短为原先的1/3。后期维修时,只需将炉排取下更换即可;
2)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孔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可以保证燃烧时所需的风压;
3)本实用新型采用托盘与炉排结合方式形成下部风室结构,保证炉排上方出风均匀,托盘顶部增加耐高温盖板,有效提高燃煤炉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2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