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晴雨伞手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1765.3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3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何鑫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9/02 | 分类号: | A45B9/02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晴雨伞 手柄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晴雨伞手柄结构,包括手柄和伞杆,手柄包括手柄套、活动套和手柄盖,手柄套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活动套内外分布,手柄盖固定在限位部上,手柄盖与活动套间压接有弹性件,伞杆穿过手柄盖伸入限位部内且伞杆与限位部周向限位固定,限位部上穿设有圆周分布的珠子,活动套内壁凸起形成限制环,位于限制环下端的活动套内壁与限位部外壁的距离小于等于珠子半径,伞杆上设有凹陷部,限制环在弹性件作用下使得珠子部分置于凹陷部内而形成对伞杆的向上限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手柄的便捷更换,并保证了手柄更换前后的连接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晴雨伞手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晴雨伞的手柄大多通过螺纹结构与伞杆进行连接,当手柄损坏进行更换后,手柄与伞杆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松动,不便于晴雨伞后续的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手柄结构,既易于更换又能保证更换后结构稳定性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晴雨伞手柄结构,实现了手柄的便捷更换,并保证了手柄更换前后的连接稳固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晴雨伞手柄结构,包括手柄和伞杆,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套、活动套和手柄盖,述手柄套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活动套内外分布,所述手柄盖固定在限位部上,所述手柄盖与活动套间压接有弹性件,所述伞杆穿过手柄盖伸入限位部内且伞杆与限位部周向限位固定,所述限位部上穿设有圆周分布的珠子,所述活动套内壁凸起形成限制环,位于限制环下端的所述活动套内壁与限位部外壁的距离小于等于珠子半径,所述伞杆上设有凹陷部,所述限制环在弹性件作用下使得珠子部分置于凹陷部内而形成对伞杆的向上限位。
所述手柄套还包括与限位部上下相连的握柄部,所述握柄部的外径尺寸大于限位部的外径尺寸,所述活动套抵接至握柄部。
所述限位部外壁下部圆周设有凸块,所述活动套内壁圆周设有凸勒,所述凸勒卡入相邻两个凸块之间。
所述限位部上圆周分布有使珠子穿出的穿孔。
所述穿孔包括内外连通的锥孔部和圆孔部,所述锥孔部的孔径由外向内逐渐缩小,所述锥孔部的小端面直径小于珠子直径。
所述伞杆包括固定连接的杆棒和杆套,所述杆套与限位部周向限位连接,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杆套上。
所述杆套呈正多边形结构,所述杆套侧壁与限位部内壁贴合。
所述限制环包括上下相连的圆环部和锥环部,所述锥环部的内径尺寸由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杆套侧壁与圆环部环形内壁间的距离小于珠子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限制环与穿孔的配合设置使珠子对伞杆进行向上限位,通过杆套与限位部的卡合进行伞杆与手柄套的周向限位,进而实现伞杆与手柄的稳固可靠连接;只需提拉活动套就能解除珠子对伞杆的向上限位,以更换手柄,更换操作方便快捷,且更换后的手柄与伞杆仍能保持稳固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柄更换后易发生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套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套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杆的部分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伞杆拉出时的部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1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