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建筑火灾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20272.8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曾思通;王水发;兰慧琴;刘俊萍;解婧陶;童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感器 信息 融合 建筑 火灾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建筑火灾检测系统,包括射频芯片、协调器、上位机、警报器和数据处理器,在建筑内等距离布设多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射频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射频芯片与所述协调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内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协调器控制电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SM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器经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上位机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数据处理器经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警报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准确的对火灾特征参量进行检测和识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无线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建筑火灾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灾难性的,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是危害生命安全。传统的火灾检测器已经相对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每年的火灾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1]。火灾的发生伴随着烟雾、气体、热量等,目前市场上的火灾检测器大多以单一的火灾特征参量作为检测对象,并以此作为判断据,基于单一火灾信息的检测方法只能采集到火灾的部分信息,容易受环境等因素干扰,常造成火灾的误判或失判,只适用于特定的火灾类型和特定的场所,因而在开发火灾检测系统时为了准确进行火灾的检测和识别,需要利用多种传感器检测各种火灾特征参量,再进行火灾数据融合。
现有技术中火灾检测器存在检测信息单一、误报漏报率高、布线复杂等不足,仅在设置的用来检测火灾发生的传感器的范围内才可以保证该系统的有效操作。因此,相关技术的系统不可能做出适当的反应来应对发生在远离该系统安装点的地点处的火灾(气体泄漏)。在室内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该相关的系统不能识别气体泄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准确的对火灾特征参量进行检测和识别的基于无线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建筑火灾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基于无线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建筑火灾检测系统,包括射频芯片、协调器、上位机、警报器和数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在建筑内等距离布设多个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射频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射频芯片与所述协调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内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有协调器控制电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GSM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器经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上位机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数据处理器经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警报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烟雾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和CO检测传感器,所述等距离布设为建筑内每隔四米均安装设置有所述检测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射频芯片连接有温湿度检测电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烟雾采集调理模块、电源电路和CO检测电路,所述射频芯片经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烟雾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和CO检测传感器进行无线通信,所述射频芯片经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协调器进行无线通信,所述电源电路能够将输出的5V电压转换降压至3.3V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未经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20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投影仪
- 下一篇:一种旅游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