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感应发生内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4901.6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0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蔡洪发;谢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极限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33/02 | 分类号: | F41A3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车桂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感应 发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感应发生内管,包括:管体、PCBA板、激光器、以及声控传感器。管体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设置。PCBA板沿管体的轴向安装在管体内且设有灵敏度调节开关。激光器沿管体的轴向设置且连接PCBA板。声控传感器连接PCBA板。上述激光感应发生内管,采用声控传感器检测枪支的击锤与撞针的撞击声音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激光器激活方式,避免了直接的物理撞击,对撞针和激光感应发生内管都起到保护的作用,体现出子弹射出的瞬时性,减少对撞针造成磨损。并且,设置灵敏度调节开关,便于使用者根据枪支的实际状况调整声控传感器的识别灵敏度,提高激光器触发的精确性,以及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枪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感应发生内管。
背景技术
有一种应用于射击训练的激光感应发生内管,其外形与真实子弹关键配合尺寸完全一致,使用时插入到枪支的枪膛中。常见的设置有两种,一种是激光器持续发出激光;另一种是带开关按键的激光器,通过按住按键以点亮激光器,当扣动扳机时,击锤扣动后撞击撞针,撞针撞上并且抵持在按键上,使得激光器保持一直亮着,直到下一次扣动扳机,击锤再次被挂起,撞针与按键分离时候激光器才会熄灭,如此往复。目前,传统的激光感应发生内管的弊端在于,其一,利用撞针撞击按键的方式,会导致撞针磨损,而射击人员难以通过肉眼发现撞针的磨损,导致在实弹射击时遭遇撞针失效而无法击发子弹,失去先发制人的时机,导致射击人员因为担心撞针磨损而不敢轻易使用激光感应发生管进行射击训练;其二,当激光器被激活后,一直保持在点亮状态,其便于对激光器进行校准,却无法体现出子弹射击的瞬时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感应发生内管,采用声控传感器检测枪支的击锤与撞针的撞击声音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激光器激活方式,避免了直接的物理撞击,对撞针和激光感应发生内管都起到保护的作用,体现出子弹射出的瞬时性,减少对撞针造成磨损。并且,设置灵敏度调节开关,便于使用者根据枪支的实际状况调整声控传感器的识别灵敏度,提高激光器触发的精确性,以及可以适用于同类型的的不同枪支以及不同类型的枪支。
一种激光感应发生内管,包括:
管体;管体为中空的圆筒状结构设置;
收容在管体内的PCBA板;PCBA板沿管体的轴向安装在管体内且设有灵敏度调节开关;
安装在管体的一端的激光器;激光器沿管体的轴向设置且连接PCBA板;以及
安装在管体的相对的另一端的声控传感器;声控传感器连接PCBA板;声控传感器用于接收枪支的击锤与撞针的撞击声音并且产生击发电信号给PCBA板,PCBA板接收击发电信号后控制激光器产生激光以模拟子弹射出;且声控传感器的识别灵敏度通过灵敏度调节开关进行调整。
上述激光感应发生内管,PCBA板、激光器、以及声控传感器集成于管体上。使用时,将管体插入到枪支的枪膛中,并且激光器朝向与枪口方向一致。当使用者扣动枪支的扳机时,声控传感器检测击锤与撞针的撞击声音并且产生击发电信号给PCBA板,PCBA板接收击发电信号后控制激光器产生激光以模拟子弹射出,并且在撞击声音消失后,激光器在预设时间段内点亮后自动熄灭,体现出子弹射出的瞬时性。同时,考虑不同的枪支的击锤与撞针的撞击声音大小会有所不同,因此,在PCBA板上还设置了灵敏度调节开关,使用者可以根据射击训练所采用的枪支的类型调整声控传感器的识别灵敏度。通过上述设计,采用声控传感器检测枪支的击锤与撞针的撞击声音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激光器激活方式,避免了直接的物理撞击,对撞针和激光感应发生内管都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对撞针造成磨损,而且体现出了子弹射出的瞬时性。并且,设置灵敏度调节开关,便于使用者根据枪支的实际状况调整声控传感器的识别灵敏度,提高激光器触发的精确性,以及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枪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极限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极限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4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