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胶发声玩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4862.X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6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超邦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5/00 | 分类号: | A63H5/00;A63H3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车桂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胶发声玩具,包括:泥胶块、模具、以及发声器。泥胶块具有可塑性和导电性。发声器用于插入到泥胶块中。发声器包括:保护壳和电子组件。保护壳的一端设有出音孔。保护壳的另一端设有避位孔。电子组件包括:喇叭、PCBA板、电池、第一触发片、以及第二触发片。第一触发片和第二触发片从避位孔延伸到保护壳的端部外侧。当第一触发片和第二触发片同时接触泥胶块时,PCBA板控制喇叭发出声音。上述泥胶发声玩具,将具有可塑性和导电性的泥胶块作为启动发声器的发声功能的媒介,在泥胶块通过模具成型后,伴随着发声器与泥胶块的接插动作,实现发声功能的启动,简化产品的开关操作,尤其适用于儿童,提高使用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泥胶发声玩具。
背景技术
在玩具行业中,有一类玩具是基于DIY(Do It Yourself,自己手动制作)的理念而设计的,其特点在于,厂家为消费者提供组装玩具的物料,或者提供玩具的半成品,让消费者在购买玩具后,通过自己动手将玩具的成品制作出来,从而让消费者体验制作的乐趣。
目前,针对儿童研发的DIY玩具类型多样,例如积木玩具、泥胶玩具、绘图玩具等。其中,泥胶玩具是提供可塑性的泥胶,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捏出不同的造型,又或者是使用厂家提供的模具来进行泥胶成型。而随着消费者对玩具的要求越来越高,纯粹的泥胶塑形体验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一些厂家将发声器引入到泥胶玩具中,而这类泥胶玩具不仅可以体验泥胶塑形的乐趣,还能发出声音,大幅度地提高了泥胶玩具的用户体验。
目前,这类具有发声功能的泥胶玩具缺陷在于,由于儿童对于电子器件的认知程度较低,所以难以按照产品预设的方式去进行电源的开关操作,使用便利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泥胶发声玩具,将具有可塑性和导电性的泥胶块作为启动发声器的发声功能的媒介,在泥胶块通过模具成型后,伴随着发声器与泥胶块的接插动作,实现发声功能的启动,简化产品的开关操作,尤其适用于儿童,提高使用便利性。
一种泥胶发声玩具,包括:
泥胶块;泥胶块具有可塑性和导电性;
模具;模具设有用于放置泥胶块的成型腔;以及
发声器;发声器用于插入到泥胶块中;发声器包括:保护壳和安装在保护壳内的电子组件;保护壳的一端设有出音孔;保护壳的另一端设有避位孔;电子组件包括:喇叭、连接喇叭的PCBA板、连接PCBA板的电池、连接PCBA板的第一触发片、以及连接PCBA板的第二触发片;第一触发片和第二触发片从避位孔延伸到保护壳的端部外侧;当第一触发片和第二触发片同时接触泥胶块时,PCBA板控制喇叭发出声音。
上述泥胶发声玩具,工作时,将具有可塑性的泥胶块放入到模具的成型腔中,通过模具将泥胶块挤压成型得到所需的形状。接着,将泥胶块从模具中取出,将发声器插入到成型的泥胶块中,由于泥胶块具有导电性,因此,当发声器插入到泥胶块时,第一触发片和第二触发片便会同时接触泥胶块,PCBA板便会控制喇叭发出声音。通过上述设计,将具有可塑性和导电性的泥胶块作为启动发声器的发声功能的媒介,在泥胶块通过模具成型后,伴随着发声器与泥胶块的接插动作,实现发声功能的启动,简化产品的开关操作,尤其适用于儿童,提高使用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发片和第二触发片均为长条状的金属片;且第二触发片设有连接电池的抵持部;第一触发片的一端为连接PCBA板的第一电连接端;第一触发片的另一端为延伸到保护壳的端部外侧的第一触发端;第二触发片的一端为连接PCBA板的第二电连接端;第二触发片的另一端为延伸到保护壳的端部外侧的第二触发端;第二触发端与第一触发端分隔设置;当第一触发端和第二触发端同时接触泥胶块时,PCBA板、第一触发片、泥胶块、电池、以及第二触发片形成导通的回路。将泥胶块作为供电回路的一个可拆卸的部分,在发声器与泥胶块接插在一起时,构成一个完整的供电回路,从而使得发声器内部的电子器件获得电源,从而启动发声功能,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超邦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超邦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4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