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向无人机推进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13135.1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6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恒;刘善堂;殷加龙;陈义龙;邓鸿强;郭洪狄;李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27/52 | 分类号: | B64C27/52;B64C27/32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 无人机 推进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方向无人机推进系统,涉及无人机领域,包括主架、中端机架以及前端机架,中端机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段转轴,转轴与主架转动连接,主架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蜗杆一的两端,蜗杆一与主架转动连接,蜗杆一与蜗轮一啮合,蜗轮一与中端机架上的转轴固定连接,前端机架与中端机架转动连接,中端机架以及前端机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可以做旋转调整,使无人机的每个螺旋桨的实际推进力方向都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做一定的调整,通过多个螺旋桨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让无人机实现更多灵活复杂的高难度动作,执行更多飞行任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方向无人机推进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翼无人机的螺旋桨的推进力方向都是向下,在需要前进后退以及转弯等操作时,是通过改变不同的螺旋桨的推进力大小来使得机身发生一定的倾斜,从而实现飞行方向的变换,这种变换的实现形式具有飞行稳定的特定,但由于其螺旋桨方向固定,使得大多数的无人机的方向转换、姿态变化等不够灵活,很难实现复杂的高难度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向无人机推进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全方向无人机推进系统,包括主架、中端机架以及前端机架,所述中端机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段转轴,所述转轴与主架转动连接,所述主架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蜗杆一的两端,所述蜗杆一与主架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一与蜗轮一啮合,所述蜗轮一与中端机架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机架与中端机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端机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蜗杆二顶端的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蜗杆二与中端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前端机架的左端设有一段半圆形的蜗轮二,所述蜗轮二与蜗杆二啮合。
优选的,所述前端机架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旋翼电机。
优选的,所述主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一,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件一,所述蜗杆一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件一之间。
优选的,所述中端机架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二,所述蜗杆二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件二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将原本固定机翼的无人机的机架,设计成主架、中端机架以及前端机架三个部分,中端机架以及前端机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可以做旋转调整,使无人机的每个螺旋桨的实际推进力方向都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做一定的调整,通过多个螺旋桨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让无人机实现更多灵活复杂的高难度动作,执行更多飞行任务,驱动方面采用蜗轮蜗杆驱动,利用蜗轮蜗杆传动的自锁特点,可以提高中端机架以及前端机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隐藏一对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架1,中端机架2,前端机架3,双轴电机4,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蜗杆一7,蜗轮一8,驱动电机9,主动锥齿轮10,蜗杆二11,从动锥齿轮12,蜗轮二13,旋翼电机14,固定件一15,固定件二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3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绞车
- 下一篇:天然气站使用的防止内漏的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