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用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1060.3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金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管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管路。该血液透析用管路,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之间设置有阀件,所述阀件包括座件,所述座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组通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的末端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均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所述通管件可拆卸连接,座件内插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内端与外端,内端插入于座件内,且内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内孔件,所述内孔件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内孔件相互连通;该血液透析用管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多管件配合阀件的使用,便于医师在透析时减少扎针换管操作,提高效率使用,便于行业内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析管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管路。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管路,作为输送血液、药液的管路通道。血液透析主要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进行血液透析时,医生首先建立患者的血管通路,然后将预冲好的透析器及一次性使用的血路管连接至病人的血管通路,建立体外循环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现有的血液透析用管路配合留置针使用,且管路结构较为单一,若需要对病人注射其他药物时,往往需要更换管件使用,增大了医师的工作量,十分费时费力,并且血液透析用的管路往往需要固定处理,现有的固定装置繁杂,制备成本较高,有的操作不便,有的容易对透析管路造成压迫,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血液透析用管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血液透析用管路,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之间设置有阀件,所述阀件包括座件,所述座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组通管件,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的末端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均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所述通管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座件内插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内端与外端,所述内端插入于座件内,且内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内孔件,所述内孔件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内孔件相互连通,所述内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座件的内壁贴合,所述外端位于所述座件的外部,所述第一管件、第二管件与第三管件的外表面均套有支撑环件,所述支撑环件可沿第一管件、第二管件或第三管件的表面滑动,所述支撑环件的外表面连接有粘连布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件,所述支杆件的数量为三组,且分别与所述内孔件对应,所述支杆件的外表面连接有标识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环件的外表面开设有卡孔件,所述粘连布贴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扣件,所述扣件可配合卡孔件固定,所述粘连布贴可绕扣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粘连布贴包括厚贴件,所述厚贴件的两侧均连接有翼件,所述翼件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翼件的下端面设置有粘连层,所述扣件设置于厚贴件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厚贴件的上端面开设有连孔件,所述扣件可配合连孔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环件,支撑环件套于管件的表面,可以拉动支撑环件,支撑环件可沿第一管件、第二管件或第三管件的表面滑动,从而调节各管件固定的具体位置,通过支撑环件可以很好的防止管件被压迫,造成阻塞流动的可能;支撑环件的表面开设有卡孔件,粘连布贴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扣件,通过扣件可配合卡孔件固定,粘连布贴可绕扣件转动,可以通过扣件,转动粘连布贴,调节粘连布贴的粘连角度,并且粘连布贴与支撑环件通过扣件与卡孔件连接,并非直接粘连,有效的防止了高温天气下,传统粘布与支撑环件粘不住的情况发生;粘连布贴的上端面同样开设有连孔件,扣件也可与连孔件连接,便于多组粘连布贴贴合,便于适应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管件固定。整个管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多管件配合阀件的使用,便于医师在透析时减少扎针换管操作,提高效率使用,便于行业内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1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车罐体定位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面料图层生产工艺的自动恒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