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10352.5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7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悦诚蓄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53 | 分类号: | H01M50/553;H01M50/56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26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蓄电池 直出式 端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包括插接端,与插接端一体成型的、且延伸至蓄电池外部的接线端,所述插接端与接线端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壳盖通过胶水贴合的粘连部,所述粘连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流通胶液的上部圆孔,所述第二凸起上设置有若干个对应上部圆孔、用于流通胶液的下部圆孔;该端子通过设置有粘连部,并且粘连部上设置有储存胶液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以及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设置有方便胶液流通的上部圆孔和下部圆孔,能够在端子放置在蓄电池壳盖后,注入胶液进行粘贴固定,其装配方式简单,粘连稳定牢固,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都必须通过正、负极端子实现外部联接来传导电流,端子与电池内部铅极柱焊接在一起,中间用密封胶隔离,如果端子结构设计不合理,那么会导致端子与蓄电池的安装出现故障,并且会导致电池内部的硫酸沿着极柱壁渗漏出电池外,腐蚀端子及联接线,严重的会腐蚀设备,污染环境。
现有的端子如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在铅酸蓄电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安装方式是与电池内部铅极柱焊接在一起,中间用密封胶隔离,其装配步骤繁琐,且耗费材料,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其寿命得不到延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方式简单,粘连稳定牢固,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的汽车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包括插接端,与插接端一体成型的、且延伸至蓄电池外部的接线端,所述插接端与接线端之间设置有与所述蓄电池壳盖通过胶水贴合的粘连部,所述粘连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流通胶液的上部圆孔,所述第二凸起上设置有若干个对应上部圆孔、用于流通胶液的下部圆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向内凹陷设置,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之间向内凹陷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凸起的半径大于蓄电池壳盖的端子安装槽的半径。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端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扣接槽。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端的顶部设置沉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端子通过设置有粘连部,并且粘连部上设置有储存胶液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以及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设置有方便胶液流通的上部圆孔和下部圆孔,能够在端子放置在蓄电池壳盖后,注入胶液进行粘贴固定,其装配方式简单,粘连稳定牢固,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直出式端子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悦诚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悦诚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0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漆树脂测量用粘度计
- 下一篇:一种外置天线保护盖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