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感压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7614.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柯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压坯,包括预制底坯、顶坯和预置导线;预置导线放置在预制底坯上,且两端露于预制底坯外;预制底坯上设有用于定位预置导线的限位导线槽/限位挡块,使预置导线在预制底坯上固定放置;预制底坯能与顶坯配合,形成能够压紧预置导线的一体压坯。本方案通过在预制底坯上设置用于定位预置导线的限位导线槽/限位挡块,通过限位导线槽/限位挡块限制导线在预制底坯上运动,使预置导线在预制底坯上以特定的形状放置;同时在预制底坯与顶坯压合过程中,在压制成一体压坯的过程中对预置导线起到限位支撑作用,防止预置导线受压时发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压坯。
背景技术
公开(公告)号为CN2106068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表面贴装一体成型电感器的制造结构,具有采用磁性粉末和热固性树脂的混合物预成型为两组完全相同的压板主体,压板主体具有压合面,压合面具体为两侧高,中间低。在成型模具中,将两组压板主体分别放置在内置线圈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压板主体的压合面需朝向内置线圈,且内置线圈的两极需分别超出压板主体的两端部范围,采用加压或加热,使两组压板主体与内置线圈一体成型为坯体。成型后内置线圈的两极暴露在坯体之外,在坯体两端形成外部电极。
该现有技术中的所制造的电感器,虽然坯体覆盖性好,几乎没有漏磁通,可以最大限度增大线圈尺寸,但在制造过程中,由于两组压板上缺少足够的支撑结构,在压制过程中导线容易发生一定的错位和变形,坯体与导线之间容易产生缝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通过预压制形成相应的支撑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制过程中导线容易发生错位和变形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压坯,包括预制底坯、顶坯和预置导线;预置导线放置在预制底坯上,且两端露于预制底坯外;预制底坯上设有用于定位预置导线的限位导线槽/限位挡块,使预置导线在预制底坯上固定放置;预制底坯能与顶坯配合,形成能够压紧预置导线的一体压坯。本方案通过在预制底坯上设置用于定位预置导线的限位导线槽/限位挡块,通过限位导线槽/限位挡块限制导线在预制底坯上运动,使预置导线在预制底坯上以特定的形状放置;同时在预制底坯与顶坯压合过程中,在压制成一体压坯的过程中对预置导线起到限位支撑作用,防止预置导线受压时发生变形。
进一步地,预制底坯顶面设有与预制底坯长度方向平行的限位导线槽,预置导线置于该限位导线槽,且预置导线两侧与限位导线槽两侧壁相抵。
进一步地,限位导线槽的两侧壁的高度小于预置导线的高度时,顶坯的底面设置有与限位导线槽相对应的限位补充槽,使预制底坯与顶坯能压紧该预置导线。
进一步地,限位导线槽的两侧壁的高度大于预置导线的高度时,顶坯上有与限位导线槽相对应的限位槽填充块,使预制底坯与顶坯能压紧该预置导线。
进一步地,预制底坯与顶坯配合时,预制底坯的高端与顶坯的低端置于同一侧。当电子元件的厚度降低到1mm以内时,电子元件的尺寸及形位公差将对元件整体安装尺寸及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本电感压坯一般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在使用定量法填粉或通过料盒体积法填粉时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模具不同位置的粉末填充量不同,产品压制后上下面会存在平行度公差。在制造超薄一体电感时产生的平行度公差将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在模具中填入磁芯时将预制底坯厚侧与顶坯薄侧重合后压制成型,使磁芯各端的厚度一致,确保上下两端的平行度公差。
进一步地,预制底坯顶面设有若干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预制底坯长度方向平行,且限位挡块能抵住预置导线。
进一步地,预置导线在预制底坯呈U型放置,且U型的两端露出预制底坯端部,预制底坯顶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第一限位挡块的侧壁能与U型预置导线内侧壁相抵。
进一步地,U型预置导线两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第二限位挡块侧壁能与U型预置导线外侧壁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7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