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漂浮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6533.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6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伟;胡承伟;赵亚超;黎金铭;李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2 | 分类号: | H01B7/12;H01B7/282;H01B7/18;H01B7/28;H01B7/17;H01B7/02;H01B7/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漂浮电缆,包括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有提供浮力的漂浮层,所述漂浮层外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包括绕包于漂浮层外的阻水带层与高密度聚乙烯内衬层及纵包于高密度聚乙烯内衬层外的铝塑复合带层与尼龙内护层,所述阻水层外设有护套层。本实用新型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漂浮层通过泡沫填充材料体积来提高浮力,抵消铜与高密度材料的比重,使得电缆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电缆内部的内置钢丝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四层组成的阻水层,阻水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装修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漂浮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多个导线组成用来输送电能或者电信号的工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能和电信号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而在海洋河流等水域,由于高速发展,需要用到机械设备,从而同样需要电缆进行供电和通讯,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普通的电缆进行供电,由于常规电缆的总体密度远大于水,这些传输电缆的自重导致其下沉,当设备和装置在水下很深时,电缆很长,其下沉力将导致岸基或船舶上的电缆联结处断裂或甚至导致电缆本身断裂,且在海洋中使用时洋流的流动和波浪的拉扯容易导致电缆被扯断;同时水下设备在移动时,由于下沉电缆与水底表面之间的摩擦,使设备移动困难,且容易导致电缆外护套破裂,引起水下漏电和信号失真等事故。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海上石油平台电力组网用的海底电缆”,其公告号CN201853524U,海底电缆是电压等级为35KV,截面为3×(150~250)mm2,且设有海光缆单元的带光纤的复合型海底海缆,该海底电缆将分布在一个海域内的多个海上石油钻进平台上的多个海上平台电站连接形成一个并网发电的小型电力系统。电缆长期沉于海底,与水底表面之间的摩擦,容易导致电缆外护套破裂,引起水下漏电和信号失真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漂浮电缆,适用于要求电缆漂浮在水面上作业,电缆具有优秀的防水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漂浮电缆,包括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有提供浮力的漂浮层,所述漂浮层外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包括绕包于漂浮层外的阻水带层与高密度聚乙烯内衬层及纵包于高密度聚乙烯内衬层外的铝塑复合带层与尼龙内护层,所述阻水层外设有护套层。
漂浮层为电缆提供浮力,使得电缆能够漂浮于水面之上,避免电缆下沉力将导致岸基或船舶上的电缆联结处断裂或甚至导致电缆本身断裂的情况发生;阻水层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入,保障电缆的正常使用;阻水层中的阻水带层起到防止水分渗入,保护绝缘线芯的作用;高密度聚乙烯层阻水性、拉伸强度、蠕变性、耐磨性好,耐酸、碱和各种盐类的腐蚀,能够更好适用于海水中使用,当外部护套出现裂纹时,高密度聚乙烯层能够起到保护线芯的作用,保障线芯能够正常工作;铝塑复合带层具有屏蔽效果,铝塑复合带层使得金属组件的强度与护套的延伸性和耐疲劳性相结合,提高了电缆线的机械性能;尼龙内护层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耐油、耐弱酸、耐碱、电绝缘性好,降低铝塑复合带层与护套层之间的摩擦,减少护套层的磨损;四层结构共同组成阻水层,防水性能优异,当其中一层破损仍能保证电缆的正常工作;护套层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线芯的数量为3根,所述3根绝缘线芯呈三角形分布。
作为优选,绝缘线芯与绝缘线芯的间隙之间即每两根绝缘线芯的夹角处设有钢丝。绝缘线芯与绝缘线芯的间隙之间钢丝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内衬层的厚度大于铝塑复合带层与尼龙内护层的厚度之和。
作为优选,所述导体为绞合铜导体。
作为优选,所述漂浮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泡沫既起到了提升电缆浮力的作用,又起到了固定线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6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输送铝杆的支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