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4466.9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7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唐林东;蒋辉;陈锐;李皆桦;林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5/10;E03F5/14;E03F5/22;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张卫武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地下室 底板 下层 疏水 雨水 再利用 一体化 循环系统 结构 | ||
1.一种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该结构包括疏水通道(1)、疏水带(12)、蓄水池(13)、三级沉淀池(16)、蓄水桶(18),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通道(1)设置在地下室底板(11)下;
在地下室挡土侧墙外设有所述蓄水池(13);
在所述蓄水池(13)中设置永久的自动抽水泵(14),所述自动抽水泵(14)通过DN100镀锌管(15)接入至所述三级沉淀池(16);
所述三级沉淀池(16)中设置自动抽水泵(14),该自动抽水泵(14)通过DN100镀锌管(15)接入所述蓄水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地下室底板(11)下设置疏水带(12),所述疏水带(12)包括疏水沟、填充物细石(6)、钢丝网片(3)、疏水板(4)、隔离网(5)、彩条布隔离层(7)、垫层(8)、防水层(9)和防水保护层(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沟设置在地下室结构底板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沟开挖完成后,在其表面设置土工布(2);在所述土工布(2)上设置钢丝网片(3);在所述钢丝网片(3)上设置疏水板(4);在所述疏水板(4)上在设置一层隔离网(5);设置完所述隔离网(5)后在疏水沟内设置填充物细石(6);疏水沟填充完成后在疏水沟上表面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彩条布隔离层(7)、垫层(8)、防水层(9)、防水保护层(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板(4)上设置有可供水透过的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沟为倒置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沟开挖深度低于地库承台200mm,低于底板底面1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丝网片(3)为1.2×2.0×2.0的密目钢丝网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板(4)为硬质疏水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高水位地下室底板下层疏水带雨水再利用一体化循环系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桶(18)总蓄水量为40立方米,供应现场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44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救护用脊柱关节定位转运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手臂及具有其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