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雨雾场景安全行车诱导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02957.X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3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春;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G08G1/0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雨雾 场景 安全 行车 诱导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雨雾场景安全行车诱导装置,其包括:路侧端,设置在路边,通过各传感器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以及路段信息确定推荐速度,并控制显示屏向过往车辆显示推荐速度;车载端,设置在车辆内部,其包车载控制模块以及与车载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显示诱导模块、GPS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车载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路侧端通信连接以获取推荐速度,并通过GPS模块确定车辆的行驶速度,在车辆行驶速度超过推荐速度时通过显示诱导模块向驾驶员发出提示信息。该装置能够实现车车、车路实时通信,从而保障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下,尤其在雨雾等不良天气下的安全行驶,使得车辆驾驶员可根据实时环境参数及时调整行驶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雨雾场景安全行车诱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交通网络的扩大,驾车已经成了越来越多人出行的第一选择。我国的汽车持有量逐年升高,公路总里程迅速增加,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数量也逐年升高。
雨雾等恶劣天气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据统计,2004年发生在雨雾天气中的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约占全年总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0%,对于高速公路行车而言,雨雾更是所有不良天气中排名前列的致灾因素。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显示,由于雾、雨、雪等不良天气条件而导致的的道路交通事故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总量的10%以上,对于高速公路而言,不良天气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更甚,上述比例达到了20%;能见度200m以下时,事故比例更是高达50%。不良天气已经成为高速公路上连环追尾、多车相撞等重大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在多种不良天气中,大雾和降雨是排在前两位的影响因素,2010 年,由大雾导致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达337人,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4%。据统计分析,美国每年有接近7400人死于与由不良天气导致的事故中,天气相关的事故中受伤人数超过690000。而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在暴雨或是大雾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常常会关闭高速公路,禁止车辆通行,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也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出行时的信息服务,保障每辆出行车辆能够及时接受准确的信息并加以诱导是减少交通事故、减轻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而为了更准确、及时的感知和传递信息,车路协同技术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高速公路是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命脉。不良恶劣天气条件是导致我国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雨雾天气是典型的不良恶劣天气。它极大地降低了道路交通环境的能见度,使驾驶人视觉感官功能将严重受限,难以判别甚至误判行车环境。同时,驾驶员在心理、生理方面的特征也都不同于良好天气条件,继而影响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安全车距大幅度延长,可能导致异常驾驶行为,行车安全难以保证,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目前公路选线方法都将公路沿线天气条件看成全线一致,忽略了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不良影响,对于智能交通背景下气象影响因素研究较为薄弱。针对以上问题,本装置引入降雨和能见度因素,通过车路信息协同共享并对行驶车辆进行诱导来保障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速公路雨雾场景安全行车诱导装置,其采用路侧端获取道路的实时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道路信息以及现有的模型得到推荐速度,车载端通过参考该推荐速度实现对驾驶员的诱导。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高速公路雨雾场景安全行车诱导装置,其包括:
路侧端,设置在路边,其包括路侧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路侧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能见度测试传感器、雨量光线传感器以及显示屏;所述路侧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过各传感器检测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以及路段信息确定推荐速度,并控制所述显示屏向过往车辆显示推荐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2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桥工程用可拆卸护栏
- 下一篇:屋顶绿化隔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