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用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02384.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韩加辉;董春光;张书嘉;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权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用雾化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雾化瓶连接管、药罐以及入鼻管,所述雾化瓶连接管一端和雾化瓶连接,另一端和所述药罐连接,所述入鼻管一端和药罐连接,另一端设有鼻塞,所述鼻塞定端设有小孔。本实用新型鼻腔雾化器,通过鼻塞直接将雾气通入鼻腔内,比起鼻腔喷雾剂或者滴剂,作用更温和,吸入时间长,局部炎症控制更好,而且不会滴到嘴里,对于患者没有特殊的姿势要求,舒适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鼻腔雾化是一种针对鼻腔进行雾化的操作,主要面对鼻炎、鼻息肉或者鼻腔术后患者使用。目前主要使用鼻腔喷雾剂或者滴剂进行鼻腔给药,对使用者的姿势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作用时间短,有时无法准确到达给药位置,对局部炎症控制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不足,提出一种通过软管直接入鼻进行雾化给药的鼻用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鼻用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雾化瓶连接管、药罐以及入鼻管,所述雾化瓶连接管一端和雾化瓶连接,另一端和所述药罐连接,所述入鼻管一端和药罐连接,另一端设有鼻塞,所述鼻塞顶端设有小孔。
优选地,所述雾化瓶连接管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接口,所述雾化瓶连接管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接口和所述药罐连接。
优选地,所述雾化瓶连接管为硅胶皮管。
优选地,所述药罐包括罐本体和盖子,所述罐本体上端敞口,所述盖子覆盖安装在所述罐本体敞口上。
优选地,所述盖子上设管连接头,所述入鼻管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接口,所述管连接头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接口和所述入鼻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鼻塞呈橄榄形,材质为硅胶。
优选地,所述鼻塞插接连接在所述入鼻管端部上。
优选地,所述入鼻管为一根软管;或者所述入鼻管为呈Y型的软管,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一个鼻塞。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鼻腔雾化器,通过鼻塞直接将雾气通入鼻腔内,比起鼻腔喷雾剂或者滴剂,作用更温和,吸入时间长,局部炎症控制更好,而且不会滴到嘴里,对于患者没有特殊的姿势要求,舒适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
1、雾化器连接管,11、雾化瓶接口,12、第一螺纹接口,2、药罐,21、罐本体,22、盖子,221、管连接头,3、入鼻管,31、第二螺纹接口,4、鼻塞,41、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用雾化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雾化瓶连接管1、药罐2以及入鼻管3,雾化瓶连接管1一端和雾化瓶连接,另一端和药罐2连接,入鼻管3一端和药罐2连接,另一端设有鼻塞4,鼻塞4顶端设有小孔。在本实施例中入鼻管3为呈Y型的软管,两个端头上分别设有一个鼻塞4,可以同时对两个鼻腔进行雾化治疗,如果需要单侧鼻腔雾化治疗,则将一侧管道关闭即可,关闭方式可以采用打结或设置夹子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仅适用单侧鼻腔雾化,则只需要一条常规形状的入鼻管3,入鼻管3的一端设一个鼻塞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23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涨型排气管生产用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改善保护门出现阻滞感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