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201911.6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7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明;张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A61L2/22;A61L2/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左侧设有传动台,传动台的上端设有躺床,躺床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头枕块,头枕块的侧边设有夹合机构,躺床的前侧设有消毒机构,通过设置的液压杆,有利于推动移动臂进行左右移动移动的作用,并通过所设的移动臂,能够起到连接液压杆与固定片的作用,通过在固定片一端固定设置的弧形板配合第二软垫的作用,有利于在液压杆推动向内侧移动的同时,对躺在头枕块上的人体头部进行有效的轻微夹合与限位效果,防止人体头部在核磁共振检测时随意移动而影响最终的检测成像结果,通过设置的连接杆,有利于起到连接移动臂与滚轮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在医学上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磁体产生均匀的强磁场,在由梯度线圈产生特定的梯度场的配合下,将诊断对象体内的氢原子极化,然后由射频线圈发射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氢原子核,引起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电信号,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后获得图像。
在现有技术对于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中,在对病人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时,难以实现对病人头部良好的轻微夹合作用,使得病人在检测中头部容易移动而导致设备成像不够准确,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并且在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对核磁共振检测时所用于病人平躺的床的消毒杀菌作用,容易致使多次使用中,不同病人所携带的病毒与细菌随意传播,不利于保护检测病人与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提高检测效果与消毒病床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技术上检测效果易受影响以及病毒容易传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开设有检测过道,所述设备主体的左侧设有传动台,所述传动台的上端设有躺床,所述躺床的右侧位于检测过道的内部,所述躺床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头枕块,所述头枕块的侧边设有夹合机构,所述夹合机构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头枕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臂,所述移动臂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移动臂上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软垫,所述躺床的前侧设有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与传动台的前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左端的上侧固定套接有加液管,所述消毒液箱的右侧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贯穿消毒液箱的右端并与消毒液向的右端固定套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软管上设有泵体,所述泵体的底座与消毒液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喷头的下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软管的侧边,且限位块的后端与传动台的前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枕块的两侧边均设有夹合机构,两侧所述夹合机构在头枕块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移动臂呈倒置的“L”型杆体结构,所述弧形板呈圆弧形板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的下侧共设有两组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软管的两侧边,且两组限位块的后端均与传动台的前壁固定连接,两组所述限位块所呈的水平距离小于雾化喷头最窄处的宽度,两组所述限位块前端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硬刷头。
优选的,所述躺床呈棱柱型板体结构,所述躺床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皮质垫。
优选的,所述头枕块的上端呈内凹的圆弧型结构,所述头枕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软垫。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01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陶瓷废泥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收缩膜易撕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