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专用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9597.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2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敏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卞静静 |
地址: | 636007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透析 静脉 专用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专用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穿设于所述球囊上的导管,包括:导管延伸部,其与位于所述球囊前端的导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另外单独增加造影导管,可以将球囊导管和造影导管的功能合二为一,从而不需要重复交换送入和抽出球囊导管和造影导管,节约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对血管周围组织的伤害,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专用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一般情况下,医生通过手术将患者前臂的头静脉切断,与桡动脉进行端侧吻合,形成动-静脉内瘘(图1),待内瘘成熟之后即可用于血液透析。此内瘘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局部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距离吻合口约1~3厘米的头静脉),不能满足透析需要(功能不良或失去功能)。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此种情况(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或失去功能)的可选方案之一。
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成形术常规操作步骤:1、穿刺头静脉狭窄段(或闭塞段)近心端的正常静脉,置入血管鞘;2、通过血管鞘置入造影导管和超滑导丝,造影导管和超滑导丝相互配合,通过狭窄段(或闭塞段)进入桡动脉;3、拔出超滑导丝,通过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观察动-静脉内瘘全貌,确定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和正常血管的直径,选择合适的球囊导管;4、从造影导管插入导丝,保留超滑导丝基本在原位的情况下(超滑导丝不能前后大范围滑动),拔出造影导管,顺着超滑导丝将球囊导管送至目标位置,打起球囊以扩张血管(图2),抽瘪球囊后再次打起,反复多次;5、保留超滑导丝,拔出球囊导管,顺着超滑导丝插入造影导管至桡动脉,拔出超滑导丝,从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观察治疗效果,如果效果满意则结束治疗,如果效果不满意则重复步骤4和步骤5,或者换用更大规格的球囊导管,并重复步骤4和步骤5。
现有的球囊导管存在以下不足:1、操作步骤繁琐,手术时间长,内瘘狭窄(或闭塞)病变非常顽固,很少能够一次扩张成功,所以需要多次重复步骤4和步骤5,来回交换使用造影导管和球囊导管;2、在交换使用造影导管和球囊导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超滑导丝的位置基本不变动,操作要求高、费时费力。最终影响手术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专用球囊导管,不需要重复交替送入和抽出球囊导管和造影导管,可以节约血管扩张手术时间,显著减少对血管周围组织的伤害,提高血管扩张手术的成功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专用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和穿设于所述球囊上的导管,包括:
导管延伸部,其与位于所述球囊前端的导管连通。
优选的是,位于所述球囊前端的导管和所述导管延伸部的总长度为15~30cm。
优选的是,所述球囊包括从后端至前端一体成型的直径较大和直径较小的两部分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导管延伸部的前端呈弧度为45~60°的弧形。
优选的是,所述球囊直径较大的部分和直径较小的部分的相交处设有标记。
优选的是,所述球囊呈弧形。
优选的是,所述球囊直径较大的部分的直径为5~6mm,直径较小的部分的直径为4mm。
优选的是,所述球囊的外表面上设有雷帕霉素涂层。
优选的是,所述导管延伸部前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是,位于所述球囊前端的导管和所述导管延伸部一体成形。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敏,未经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9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臭氧净化的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焚烧炉用管用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