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充油式马笼头密封鱼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95444.0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01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市黎明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B19/00 | 分类号: | F42B19/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性 充油式马 笼头 密封 鱼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强的充油式马笼头密封鱼雷,包括马笼头外壳,所述马笼头外壳一端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面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马笼头外壳内腔靠近正反转电机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圆盘以及密封腔,所述固定圆盘顶部以及底部均贯穿设置有转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圆盘以及活动圆盘实现对鱼雷本体限位固定,密封圈使得活动圆盘与马笼头外壳密封连接,从而实现将鱼雷本体密封安装在马笼头外壳内,鱼雷本体安装便捷,且密封效果较好,将活动圆盘取下,便于将鱼雷本体取出,鱼雷本体密封效果较好,避免石油进入至鱼雷本体内,且安装便捷,从而整体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性强的充油式马笼头密封鱼雷。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井钻具输送测井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测井手段之一,鱼雷在探井的运用中越来越广泛,其用途是能和各种电缆头相接,石油钻井时,由于电缆深入油井电缆鱼雷内外压力差较大,通常需要使用内部充油的电缆进行作业,由此对鱼雷的密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充油式马笼头密封鱼雷密封效果较差,当外界压力较大时,石油会进入至马笼头内对内部的鱼雷造成损坏,且现有的充油式马笼头密封鱼雷拆装不便,从而整体实用性较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强的充油式马笼头密封鱼雷,通过固定圆盘以及活动圆盘实现对鱼雷本体限位固定,密封圈使得活动圆盘与马笼头外壳密封连接,从而实现将鱼雷本体密封安装在马笼头外壳内,鱼雷本体安装便捷,且密封效果较好,将活动圆盘取下,便于将鱼雷本体取出,鱼雷本体密封效果较好,避免石油进入至鱼雷本体内,且安装便捷,从而整体实用性较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性强的充油式马笼头密封鱼雷,包括马笼头外壳,所述马笼头外壳一端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周面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马笼头外壳内腔靠近正反转电机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圆盘以及密封腔,所述固定圆盘顶部以及底部均贯穿设置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靠近正反转电机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均相啮合,所述马笼头外壳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圆盘以及封盖,所述活动圆盘外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马笼头外壳顶部设置有鱼雷本体,所述鱼雷本体顶部以及底部均连接有三个竖板,多个所述竖板对应顶部以及底部均设置有滚珠。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杆均贯穿密封腔,且两个所述转杆均通过密封轴承与密封腔密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均通过转动轴承与固定圆盘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杆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活动圆盘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螺纹孔。
优选的,多个所述竖板一端均贯穿设置有圆孔,多个所述圆孔均与两个转杆相匹配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竖板对应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弧形槽,多个所述滚珠均滚动设置在对应位置的弧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密封腔顶部连接有进油管,所述密封腔底部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底部配套设置有盖体。
优选的,所述马笼头外壳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侧顶部以及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封盖顶部以及底部均贯穿设置有螺钉。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横截面呈梯形式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市黎明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市黎明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5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