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噪音隔板及其装配噪音隔板的食物处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94189.8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潘礼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山田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C1/181 | 分类号: | E03C1/181;E03C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隔板 及其 装配 食物 处理器 | ||
一种噪音隔板及其装配噪音隔板的食物处理器,包括安装筒、内衬环、凸台、层台、防溅板;内衬环贴合于安装筒的内壁面;凸台周向设置于内衬环的内侧壁面,每个凸台的顶面外侧呈褶皱状结构,形成凸台褶皱;层台设置于内衬环的底侧内壁面;防溅板设置于内衬环的底侧内壁面;凸台的端部与防溅板的端部形成通孔结构,为中心孔;防溅板的外圈设有泄水板,两侧泄水板的底端设有泄水柱,泄水柱的中心呈通孔状,形成泄水孔;防溅板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一加强片;防溅板的底面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片。本实用新型废料的通路多样,隔音板处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对噪音具有良好的反射、吸收性能,降噪、隔躁性能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噪音隔板及其装配噪音隔板的食物处理器。
背景技术
食物垃圾处理器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环保厨房电器,通过将水槽内的食物残渣通入食物处理器的进口处,并进入食物处理器的腔体内进行研磨作用,使其通过刀片作用研磨呈更加细小的食物残渣,并可直径排入下水道内。食物残渣在腔体内进行研磨的状态下,伴随着食物残渣与刀片的摩擦、电机的转动等,食物处理器的研磨腔体内存在有较大的噪音产生,噪音通过食物处理器的进口处传出水槽,针对于此处的结构设置有隔板结构,隔板结构对腔体内食物残渣进行防溅作用并起到隔音作用。现有的技术中已存在有多种形式的隔音板结构,其一般结构通过周向设置的层台式的板状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隔音性能,同时为了保证食物呈残渣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在隔音板的中心处一般设计为通孔结构,但对隔音板结构中,隔音板的表面形状较为平整,其对腔体内的噪音反射、吸收率较低,致使仍有较大噪声通过隔音板处返出;同时,隔音板的结构形式中,对食物残渣及水路的流通通路单一,流通率较低,易导致残渣食物堆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噪音隔板及其装配噪音隔板的食物处理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噪音隔板,包括安装筒、内衬环、凸台、层台、防溅板;
所述内衬环贴合于所述安装筒的内壁面,所述内衬环与所述安装筒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凸台周向设置于所述内衬环的内侧壁面,每侧所述凸台与所述内衬环的壁面固定设置呈一体式结构,每个所述凸台与所述内衬环呈斜向设置;每个所述凸台的顶面外侧呈褶皱状结构,形成凸台褶皱;
所述层台设置于所述内衬环的底侧内壁面,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凸台之间,所述层台周向设置于所述内衬环的周向固定设置,每侧所述层台的侧边与所述凸台的侧壁面固定设置;所述防溅板设置于所述内衬环的底侧内壁面,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凸台之间,所述防溅板的侧边与所述凸台的侧壁面固定设置,每个所述防溅板的侧边一端呈豁口状结构,形成防溅板侧槽,所述防溅板侧槽与所述凸台的侧壁面呈间隙设置;所述凸台的端部与所述防溅板的端部形成通孔结构,为中心孔;所述防溅板的外圈设有泄水板,所述泄水板呈两侧设置,两侧所述泄水板呈斜向相对设置,一侧所述泄水板与所述层台固定设置,一侧所述泄水板与所述防溅板固定设置,两侧所述泄水板的底端设有泄水柱,所述泄水柱与所述泄水板固定设置,所述泄水柱的中心呈通孔状,形成泄水孔;所述防溅板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一加强片,所述第一加强片与所述防溅板的底面垂直固定;所述防溅板的底面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片,所述第二加强片与所述防溅板的底面垂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环的横截面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内衬环的高度略小于所述安装筒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凸台的内底面呈中空结构;所述凸台呈“十”字型设置于所述内衬环的内壁面,且呈内衬环的圆心呈向心设置,每个所述内衬环呈外圈宽内圈窄结构;每个所述凸台的内圈顶端面呈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凸台通过凸台褶皱将凸台的顶面形成层台状结构,每个所述凸台的凸台褶皱呈三层式结构,且每层所述凸台褶皱呈圆弧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层台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层台与相邻两个所述凸台呈错层设置,多个所述层台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层台的顶面呈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山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山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4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