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扣件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92534.4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6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洪早早;莫利萍;李细忠;邓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B61K9/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孙振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扣件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扣件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锁扣、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铰接,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通过锁扣扣接,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适于形成卡孔;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夹持件,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夹持件;第一底座设置于第一导轨;第二底座设置于第二导轨;第一摄像头设置于第一底座,第二摄像头设置于第二底座。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扣件检测装置,其能快速、有效地对扣件的情况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扣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扣件作为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件,其基本功能是为了保持轨距、防止钢轨爬行、防止轨道框架增大、提供轨道绝缘、保证轨道电路正常工作和调整钢轨位置等。钢轨的振动、环境温差或者人为因素等会使扣件失效或者扣件部件丢失,则将会改变轨道轨距、平顺度等参数,增大列车动态脱轨机率。扣件部件丢失或失效,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生的概率很高,扣件检查成为铁路日常巡检重点工作,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目前,轨道扣件检测主要有综合检测车和人工检查,综合检测车的检测时间间隔太长,不能满足线路及时检测要求。人工检测以塞尺作为基本检查工具,逐个检查扣件的状态及缺失情况,夜间则需要佩戴头灯,而目前天窗时间短,使得人工检查方式存在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影响多,检查采样率低等缺点,不能满足现有铁路轨道扣件普查的要求。
随着铁路运行里程的不断增加,列车运量的不断增大,铁路运行安全成为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扣件的普查原一直靠人工目测手段进行检查和监督,无法快速、有效地对扣件的情况进行检测,如何进一步提高扣件检测的效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扣件检测装置,其能快速、有效地对扣件的情况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轨道扣件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锁扣、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扣扣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适于形成卡孔;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底座设置于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第一底座,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第二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滑动配合于第一导轨,且可固定于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底座滑动配合于第二导轨,且可固定于第二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同轴设置,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内设置有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均为直角板,所述卡孔呈方形,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位于所述卡孔的相对的两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第一导轨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的第一插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第二导轨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的第二插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汇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汇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2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