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2425.2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04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岑坤尧;陈洪军;邓伟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初智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9/00;F04D29/02;F04D27/00;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林宏业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包括挂脖主体和风扇模组,风扇模组和挂脖主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活动连接,风扇模组上设有出风口,风扇模组通过绕连接结构的中心轴作自转运动使出风口形成不同的出风角度,通过外力使风扇模组绕中心轴自转,可以调节出风口相对人体的位置,从而改变出风口与人体之间的扇风角度,无需整个挂脖风扇进行移动,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便携式风扇大多是手持的,拿取和存放都不方便,长时间手持会使手部劳累,为了解放用户的双手,市场上出现了挂脖风扇,现有的挂脖风扇的出风口普遍是固定不可调节的,当需要调整风扇相对人体的出风角度时,需要将整个挂脖风扇进行移动,极为不便。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挂脖风扇,包括挂脖主体和风扇模组,风扇模组和挂脖主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活动连接,风扇模组上设有出风口,风扇模组通过绕连接结构的中心轴作自转运动使出风口形成不同的出风角度。
所述风扇模组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侧风扇电机,壳体的后侧设有连接环,挂脖主体的端部前侧面设有与连接环对应的连接柱,连接环套设置在连接柱上,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侧,风扇模组绕连接环和连接柱的中心轴作自转运动。
所述壳体与挂脖主体之间形成进风间隙。
所述连接柱的侧壁上设有防脱凸边,防脱凸边上设有若干个装配凹口,连接环上设有与装配凹口对应的装配凸起。
所述防脱凸边上设有与装配凸起对应的正转限位部。
所述挂脖主体的端部前侧面设有反转限位部,壳体的后侧设有与反转限位部对应的限位凸块。
所述限位凸块为可弹性变形结构,挂脖主体的端部前侧面上沿限位凸块的转动轨迹位置上设有阻尼凸齿。
所述风扇模组还包括外盖,外盖的前侧呈密封平面形状,外盖的上侧设有与出风口对应的通孔。
所述风扇模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风扇模组分别对称地分布在挂脖主体的首尾两端,挂脖主体内设有对称地设置有分别与两组风扇模组对应的供电装置。
所述挂脖主体上设有颈部按摩模组,颈部按摩模组包括与颈部形状对应的弧形板以及与挂脖主体内的电极电连接的导电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外力使风扇模组绕中心轴自转,可以调节出风口相对人体的位置,从而改变出风口与人体之间的扇风角度,无需整个挂脖风扇进行移动,使用户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处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B处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C处的放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扇模组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扇模组的分解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初智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未经云初智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2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