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91492.2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7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东斌 |
| 主分类号: | A01N1/00 | 分类号: | A01N1/00 |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李效宁 |
| 地址: | 2714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理 标本 组织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包括下盒体,所述下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合页,所述下盒体的底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上盒盖,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圈本体,所述下盒体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桶,所述上盒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桶,所述第二限位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该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可以使得该装置具有良好的防尘性,从而提升了装置的防护效果,避免了病理标本因污染导致的无法诊断与研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
背景技术
病理,即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也就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病理技术中,组织包埋处理是病理学检查技术的基础。包埋盒用在组织切片制取的整个过程,包括固定、脱水、浸蜡和包埋,用量十分广泛。首先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在包埋盒内,连同包埋盒经过福尔马林的固定、各种浓度的醇类溶液脱水脱脂、二甲苯的透明和液体石蜡的浸润等工序,最后进行包埋制成蜡块。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防尘效果不好,使得病理标本容易受到污染,从而导致了标本不便于进行研究与诊断,从而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具备防尘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尘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包括下盒体,所述下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合页,所述下盒体的底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上盒盖,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下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圈本体,所述下盒体的正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桶,所述上盒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桶,所述第二限位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垫,所述上盒盖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桶,所述固定桶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拉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桶的一端与上盒盖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外壁与固定桶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盒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桶的内表面直径等于第一限位柱的外表面直径,所述第一限位桶的中轴线与第一限位柱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下盒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桶的内表面直径等于第二限位柱的外表面直径,所述第二限位桶的中轴线与第二限位柱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病理标本组织固定圈,通过设置的下盒体、合页、上盒盖、固定圈本体、密封圈、放置槽、第一限位柱与第一限位桶,可以使得该装置具有良好的防尘性,从而提升了装置的防护效果,避免了病理标本因污染导致的无法诊断与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东斌,未经杨东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1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混凝土生产用排风管道
- 下一篇:一种快装直接式燃气热风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