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9411.5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马程伦;姜森;胡剖凌;袁杰林;何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地铁 变形缝 渗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包括地铁上盖预留的变形缝(2);沿变形缝(2)两侧边缘设有混凝土反坎(3);变形缝(2)和混凝土反坎(3)之间的空隙内设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棒(4),混凝土反坎(3)顶部设有铝合金盖板(5);变形缝(2)低部设有引流槽(6),引流槽(6)上设有排水管(9)。本实用新型在地铁上盖顶部以铝合金盖板进行封盖处理,防止地铁顶部施工或其他因素等原因导致变形缝渗水的问题,在地铁上盖底部以引流槽及排水管对变形缝防渗做第二层保障,若变形缝出现渗漏情况由引流槽及排水管进行引水外排,确保地铁上盖下方地铁车辆段或地铁线因变形缝渗漏的问题影响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有些建筑工程避免不了会在地铁上方进行建设。地铁上盖工程建设时期会留设多条变形缝用于保障原结构不会因地铁的运行振动导致沉降的危害,但留设的变形缝防渗漏施工又成了后期建筑工程较为难解决的施工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以解决地铁上盖原结构留设多条变形缝防渗漏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包括地铁上盖预留的变形缝;沿变形缝两侧边缘设有混凝土反坎;变形缝和混凝土反坎之间的空隙内设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棒,混凝土反坎顶部设有铝合金盖板;变形缝低部设有引流槽,引流槽上设有排水管。
前述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中,所述铝合金盖板两侧分别设有下翻边,铝合金盖板两侧下翻边内侧之间的距离与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反坎外边缘距离对应;铝合金盖板经射钉固定在混凝土反坎顶面。
前述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中,所述引流槽经射钉固定在变形缝底缝的地铁上盖底面。
前述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中,所述引流槽由多段槽体连接而成,多段槽体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mm。
前述防止地铁上盖变形缝渗漏的结构中,所述引流槽设有坡度,在坡度最低处设置排水管;排水管采用防水胶粘接并用自攻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地铁上盖顶部以铝合金盖板进行封盖处理,防止地铁顶部施工或其他因素等原因导致变形缝渗水的问题,在地铁上盖底部以引流槽及排水管对变形缝防渗做第二层保障,若变形缝出现渗漏情况由引流槽及排水管进行引水外排,确保地铁上盖下方地铁车辆段或地铁线因变形缝渗漏的问题影响运行。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无繁杂工序,可有效提升地铁线及车辆段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地铁上盖、2-变形缝、3-混凝土反坎、4-聚乙烯泡沫塑料棒、5-铝合金盖板、6-引流槽、7-下翻边、8-射钉、9-排水管、10-防水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9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防潮防漏结构
- 下一篇:建筑瓷砖铺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