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灾害预警器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9021.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5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肖慧;徐哈宁;李刚;张健;徐小卿;王浩成;连小康;刘德军;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灾害 预警 器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预警器用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板和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均位于缓冲板的下方,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卡合连接有预警器,且两个支撑块的内表壁均设置有橡胶垫,所述防护框的前表壁设置有安装框,通过防护框将预警器整个包裹起来,可对预警器进行很好的防护,防止落石容易砸在预警器上,防护框顶端砸破之后,缓冲板起到双重防护的效果,增加了预警器使用的安全性,通过伸缩杆可调节支撑块的位置,使两个支撑块分别从两侧将预警器进行卡合固定,无需进行繁琐的操作即可对预警器进行安装拆卸,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灾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预警器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地质灾害预警器,在使用时防护效果不佳,容易被落石砸到而损坏,且地质灾害预警器安装拆卸较为复杂,使用不够便捷,因此,需要一种地质灾害预警器用保护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警器用保护装置,通过防护框将预警器整个包裹起来,可对预警器进行很好的防护,防止落石容易砸在预警器上,防护框顶端砸破之后,缓冲板起到双重防护的效果,增加了预警器使用的安全性,通过伸缩杆可调节支撑块的位置,使两个支撑块分别从两侧将预警器进行卡合固定,无需进行繁琐的操作即可对预警器进行安装拆卸,使用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质灾害预警器用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缓冲板和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均位于缓冲板的下方,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卡合连接有预警器,且两个支撑块的内表壁均设置有橡胶垫,所述防护框的前表壁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门的前表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块为L型结构,且支撑块和橡胶垫通过胶水粘贴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框为中空型长方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框的两端均通过若干个防护杆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防护框将预警器整个包裹起来,可对预警器进行很好的防护,防止落石容易砸在预警器上,防护框顶端砸破之后,缓冲板起到双重防护的效果,增加了预警器使用的安全性。
通过伸缩杆可调节支撑块的位置,使两个支撑块分别从两侧将预警器进行卡合固定,无需进行繁琐的操作即可对预警器进行安装拆卸,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警器;2、防护框;3、缓冲板;4、伸缩杆;5、橡胶垫;6、支撑块;7、安装框;8、活动门;9、把手;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9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转多的扩展式美标转换插座
- 下一篇:一种地质灾害模型骨架用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