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出风的无刷干湿两用马达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88350.0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9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狄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湍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06;H02K5/10;H02K5/124;H02K5/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 地址: |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街道南二***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干湿 两用 马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径向出风的无刷干湿两用马达,包括:风罩、机壳、定叶轮、动叶轮、驱动机构以及电控板,电控板安装于远离风罩的马达尾部,在机壳上设有L形导风部,L形导风部设置于机壳出风口处,L形导风部用于将经过动叶轮、定叶轮的风径向输出机壳出风口。本实用新型采用L形导风部将经过动叶轮、定叶轮的风径向输出机壳出风口,有效防止水滴随着气体沿轴向流动,落到坐落在尾部的电控板上,径向出风模式大大提高了电控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两用马达,具体涉及一种径向出风的无刷干湿两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吸尘器高速无刷马达的日益成熟,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也越来越大,针对于目前市场传统的干湿类交流马达存在着寿命低、体积大、质量重、噪声高、转速低、效率低等弊端。尤其是马达在潮湿的环境中运行时,水滴会随着气体沿轴向流动,落到坐落在尾部的电控板上,电控板肯能发生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径向出风的无刷干湿两用马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径向出风的无刷干湿两用马达,包括:风罩、机壳、定叶轮、动叶轮、驱动机构以及电控板,电控板安装于远离风罩的马达尾部,在机壳上设有L形导风部,L形导风部设置于机壳出风口处,L形导风部用于将经过动叶轮、定叶轮的风径向输出机壳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径向出风的无刷干湿两用马达,采用L形导风部将经过动叶轮、定叶轮的风径向输出机壳出风口,有效防止水滴随着气体沿轴向流动,落到坐落在尾部的电控板上,径向出风模式大大提高了电控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L形导风部的转角处具有内圆弧角。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减少流体垂直直接冲击壁面带来流动损失。
作为优选的方案,内圆弧角的圆弧半径R为0.5~0.7mm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气动效率提升。
作为优选的方案,机壳包括:安装于靠近风罩位置的上壳体部、下壳体部以及用于连接上壳体部与下壳体部的连接环,连接环的侧壁具有L形导风部;
在上壳体部及下壳体部上以轴线为中心沿其周向分布有多个通风孔,上壳体部与下壳体部之间的间隙形成机壳出风口,L形导风部将从上壳体部通风孔输出的风再径向输出机壳出风口。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实现径向出风。
作为优选的方案,出风面积D2与定叶轮出口面积D1之比为1.5~2之间;
其中:
D2=D*3.14*h;
D1=(D32*3.14/4)-(D42*3.14/4);
式中,D表示上机壳部靠近出风口处的最大外径;
h表示机壳出风口高度;
D3表示定叶轮轮毂直径;
D4表示定叶轮最大外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减小气体变向的流动损失。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连接环的侧壁上设有多根加强筋,多根加强筋以轴线为中心沿连接环周向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湍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湍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8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锅炉管排熔覆变形的固定工装
- 下一篇:中药炒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