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复位万向顶骨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3562.X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2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健;郭标;付鹏飞;于海洋;李学军;姜济世;王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健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复位 万向 顶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复位万向顶骨棒,包括后直杆和前直杆,所述后直杆为中空结构,后直杆和前直杆可拆卸连接,后直杆的内壁插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相对后直杆的位置可沿后直杆的轴向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螺纹杆,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半球状止动帽与关节球分离,使关节球可自由转动,然后调节顶头与前直杆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将顶头调至合适的角度,再反向转动螺纹杆,利用半球状止动帽压在关节球上,避免摩擦力,对关节球进行止动,此时即可利用顶头上的斜面端顶动病人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由于该顶头角度可调,大大增强了其灵活性,便于对骨折部位施加作用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折复位万向顶骨棒。
背景技术
膝关节是一种负重关节,胫骨平台承载着膝关节负荷,在生活及交通事故中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较高,受伤时膝关节遭受强大的内外翻应力或股骨远端的轴向载荷对胫骨平台施加剪切和压缩应力,致胫骨平台关节面劈裂和塌陷。胫骨平台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若骨折复位不良,会导致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需尽可能的恢复关节面平整,以减小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减小手术创伤、辅助关节内骨折复位,手术中在骨折复位过程中会使用到顶骨棒,用于辅助塌陷关节面的复位,但现有的顶骨棒为直线型,其作用端的倾斜角度无法调节,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骨折复位万向顶骨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折复位万向顶骨棒,包括后直杆和前直杆,所述后直杆为中空结构,后直杆和前直杆可拆卸连接,后直杆的内壁插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相对后直杆的位置可沿后直杆的轴向进行调节,螺纹杆靠近前直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半球状止动帽,半球状止动帽内设有关节球,关节球滑动连接在前直杆内部设置的球槽内,关节球的外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前直杆并可拆卸连接有顶头,顶头的另一端设有斜面端,所述前直杆远离后直杆的一端设有与第二连接杆相对应的喇叭口。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与后直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沉入后直杆中并设置有旋动端。
优选地,所述旋动端的样式采用平口、十字口和内六角口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连接在螺纹杆端部开设的卡口中。
优选地,所述后直杆和前直杆相近的一端均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并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面端的表面均匀设有凸起块,凸起块与顶头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顶头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直杆上套接有橡胶把手,橡胶把手的表面设有凹凸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螺纹杆,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半球状止动帽与关节球分离,使关节球可自由转动,然后调节顶头与前直杆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将顶头调至合适的角度,再反向转动螺纹杆,利用半球状止动帽压在关节球上,避免摩擦力,对关节球进行止动,此时即可利用顶头上的斜面端顶动病人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由于该顶头角度可调,大大增强了其灵活性,便于对骨折部位施加作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具体直观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顶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健,未经许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3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空航天零部件精密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节能桁架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