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网控制电缆热缩管手持快速加热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2935.1 | 申请日: | 2021-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1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彭仕勇;谭桃;罗钰;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 |
主分类号: | B29C65/10 | 分类号: | B29C65/10;B29C65/7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控制 电缆 热缩管 手持 快速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网控制电缆热缩管手持快速加热枪,包括枪体、握把、插头、开关、开口扳机、操作连杆、滑套、第一导向杆、第一弧形钳口、第二导向杆、第二弧形钳口、温度传感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循环出风口、循环加热舱、加热电阻丝、电机、旋转叶片、散热网孔和温度显示屏,所述枪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上固定安装有开关,通过设置第一弧形钳口和第二弧形钳口,可将电缆热缩管夹住,通过设置第一弧形钳口和第二弧形钳口内部设置的导风通道,可对电缆热缩管进行环形均匀加热,加热效果好,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显示屏,便于对电缆热缩管进行限定温度限时加热,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网控制电缆热缩管手持快速加热枪。
背景技术
热缩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外层采用优质柔软的交联聚烯烃材料及内层热熔胶复合加工而成的,热缩管具有优良的阻燃、绝缘性能,非常柔软有弹性,收缩温度低,收缩快,可广泛应用于电线的连接、电线端部处理、焊点保护、线束标识、电阻电容的绝缘保护、金属棒或管材的防腐蚀保护、天线的保护等,在高能射线作用下、线性高分子材料形成三维网状交联结构,交联后的高分子材料在机械强度、耐温、耐化学溶剂、耐老化等方面获得极大改善,特别是耐酸、碱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通常电网控制电缆在加热热缩管时需要使用加热枪进行加热收缩,现有的加热枪在加热热缩管时受热点不均匀,热缩管的加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网控制电缆热缩管手持快速加热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网控制电缆热缩管手持快速加热枪,包括枪体,所述枪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底部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插头,所述握把上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枪体和握把连接处设置有扳机防护架,所述扳机防护架内设置有开口扳机,所述开口扳机通过转轴与枪体底部铰接,所述开口扳机一端伸入枪体内通过定位销与操作连杆一端铰接,所述操作连杆另一端通过定位销与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通过定位销与第一导向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导向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转动座铰接,转动座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钳口内侧底部,所述操作连杆另一端通过定位销与第二连接杆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通过定位销与第二导向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导向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转动座铰接,转动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弧形钳口内侧底部,所述第二弧形钳口端部通过定位销与第一弧形钳口铰接,所述第二弧形钳口内部导风通道内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与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枪体内侧底部,所述第二导向杆一端与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枪体内侧顶部,所述第一弧形钳口和第二弧形钳口的端部均设置有卡齿,所述第一弧形钳口和第二弧形钳口的内部导风通道相适配且相互连通,所述枪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加热电阻丝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枪体内侧顶部和内侧底部,所述枪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枪体内侧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旋转叶片,所述枪体另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散热网孔固定连接的开口,所述第二弧形钳口前表面对应温度传感器设置有温度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连杆上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枪体内侧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弧形钳口内部为空心设计且内部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第一弧形钳口端部固定连接在枪体一侧,所述第一弧形钳口与枪体相适配且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弧形钳口内部为空心设计且内部设置有导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弧形钳口端部开设有用于排风的循环出风口,所述第一弧形钳口和第二弧形钳口之间设置有循环加热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未经李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2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幕墙工程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打包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