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及其内窥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82660.1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易锋;黎静;杨卫华;张磊;颜谦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B1/00;A61B1/0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张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折痕 内窥镜 通道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及其内窥镜,括塑胶层,所述塑胶层内嵌有网状金属编织件,所述塑胶层和网状金属编织件一体成型。不同于现有多层复合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通道管为单层结构,其硬度相对较小,但其打弯半径更大,且能尽可能避免内窥镜打弯段产生折痕和通道管变形;且通道管的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及其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内窥镜可以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最初的内窥镜是用硬质管做成的,发明于100多年前。虽然它们逐渐有所改进,但仍然未能被广泛使用。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内窥镜用软质管制作,因而能在人体内的拐角处轻易地弯曲。在1965年,哈罗德·霍普金斯在内窥镜上安装了柱状透镜,使视野更为清楚,今天的内窥镜通常有两个玻璃纤维管,光通过其中之一进入体内,医生通过另一个管或通过一个摄像机来进行观察,有些内窥镜甚至还有微型集成电路传感器,将所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计算机。
目前市面上的内窥镜都具有通道管,以提供水/气通道或建立器械通道。内窥镜领域分为硬镜和软镜,在这两种镜子中均含有通道管结构。目前市面上通道管主要为单一材料的塑胶软管。不管是重复性的还是一次性使用的镜,其打弯的幅度超过一定半径时,通道管单一径向截面的载荷超过其材料所能承受的弹性强度极限,进而产生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时通道管的横截面为非标准圆形截面,这也导致了内窥镜打弯部打弯的时候无法有效的通入器械,进而影响到了医生手术术式的丰富性;另外,目前现有的通道管结构还有个问题,就是在将内窥镜从打弯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候,通道管会有折痕现象。目前市面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更换为回复性较好的材料,以增加其结束塑性变形后能够回弹至相对完整的圆的可能性,从而增加通道管能够承受的打弯次数。
公告号为CN2119853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弯折时塌陷的内窥镜器械通道管及其内窥镜,该内窥镜器械通道管有三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铁氟龙管、支撑管和热缩管,支撑管包括固定连接的螺纹管和连接管,螺纹管位于内窥镜导管的端部位置。上述内窥镜器械通道管存在以下问题:1、在打弯半径比较大时,三层结构复合的管道很难回复原来的形状,通常打弯后的管道都会有折痕;2、通道管的结构复杂,用到了多种材质,相对来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有上述能够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的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善折痕的内窥镜通道管,包括塑胶层,所述塑胶层内嵌有网状金属编织件,所述塑胶层和网状金属编织件一体成型。
不同于现有技术多层结构复合的通道管,本实用新型选择在单层的塑胶层管道中嵌入网状金属编织件,形成的通道管整体上还是单层结构,另外,网状金属编织件主要作为塑胶层的支撑位,以增加其在打弯时的塑性变形强度极限,再者,相比较于金属编织件,金属编织件之间的网状空洞部分由于只有塑胶层,从而形成了避空结构,也使得通道管在打弯时横截面变形较小,尤其在打弯半径大的情况下优势更为突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通道管为单层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复合多层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其硬度上相对来说较小,但其能够产生更小的弯折(测试时发现,现有技术的多层复合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在打弯半径为50mm时即产生明显的通道管弯折,且管道回复性较差;而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通道管在打弯半径为5mm时才会产生折痕)因此,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不同于现有多层复合结构的内窥镜通道管,这种内窥镜通道管为单层结构,其硬度相对较小,但其打弯半径更大,且能尽可能避免内窥镜打弯段产生折痕和通道管变形。
本实用新型上述内窥镜通道管可以通过镶件挤塑的工艺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2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