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2179.2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龙;车光明;韩启超;高明;王永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龙 |
主分类号: | B65D25/00 | 分类号: | B65D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高晓丽 |
地址: | 811603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一体化 设备 自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其包括用于储存机油的容器,容器内设有容腔,容腔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的端部伸入容腔中,第一导电块上伸入容腔的端部连接有浮球;安装座内还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设有可滑动的第二导电块,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对第二导电块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用户在不同的机油残留量时设置加油提醒;还较佳的降低了该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的体积占用,并且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灰尘等杂质进入容腔中对容腔中的机油造成污染,从而保证了机油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传统的机械设备进入了机、电结合的新阶段,并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 20世纪60年代开始,计算机逐渐在机械工业的科研、设计、生产及管理中普及,为机械制造业向更复杂、更精密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机电设备也开始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发展,并进入现代设备的新阶段。
公开号为CN21210781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其包括容器,容器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处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处设有下端伸入容纳腔内的支柱,支柱的下端连接有浮球;顶盖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对应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支柱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设置,连接板的两端通过可伸缩的伸缩杆连接在顶盖上,支柱位于连接板的上方设有第一导电块,第二通孔处设有与第一导电块相配合的第二导电块。虽然该实用新型可在不同的残留量时设置加机油提醒。但是在实际的使用时还是会存在着在容纳腔中盛有较多的机油时,支柱会伸出顶盖,从而使得该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占用较大的体积,且随着容纳腔中机油的减少,支柱上附着的灰尘等垃圾会进入到的容纳腔中对机油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其包括用于储存机油的容器,容器内设有开口竖直向上的设置的容腔,容腔的开口处相配合的设有顶盖;容腔的内壁上设有沿容腔高度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沿容腔高度设置的且与容腔相通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的端部伸入容腔中,第一导电块上伸入容腔的端部连接有浮球;安装座内还设有沿容腔高度方向设置的且与第一滑槽相通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设有可滑动的第二导电块,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对第二导电块高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用户在不同的机油残留量时设置加油提醒;还较佳的降低了该机电一体化设备自控维保装置的体积占用,并且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灰尘等杂质进入容腔中对容腔中的机油造成污染,从而保证了机油的品质。
作为优选,第二导电块上设有丝杆螺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滑槽中且与丝杆螺母相配合的丝杆,顶盖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杆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机构结构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对于第二导电块位置的调节。
作为优选,顶盖上设有转轴安装通孔,电机的转轴穿过转轴安装通孔伸入容腔中,丝杆的上端部设有六边形盲孔,电机的转轴伸入容腔的端部设有与六边形盲孔相配合的六边形连接部,六边形连接部伸入六边形盲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龙,未经李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21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过滤器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