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切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0559.2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3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伊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勇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6 | 分类号: | B26D1/06;B26D5/08;B26D7/26;A22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5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头切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切料机构,包括揉捏组件和切割组件,揉捏组件包括模具安装板、揉捏驱动模组和两个揉捏模具,揉捏驱动模组设于模具安装板,模具安装板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有两个出料孔,揉捏模具设于出料孔处,揉捏驱动模组与揉捏模具传动连接,切割组件包括切刀和切刀驱动模组,切刀驱动模组与切刀传动连接,切刀设于出料孔下方;通过揉捏模具对肉泥进行揉捏成肉丸状,再由切割组件将揉捏好后的肉丸裁切成一定的大小,进而快速获得大小适中的成型肉丸,有效提高肉丸的生产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切料机构。
背景技术
肉丸泛指以切碎了的肉类为主而做成的球形食品,在现代肉丸的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绞肉机先将相应的品质的肉类绞碎,在团成大小适宜的球状,再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加工以保证该形状不易散开。
现有的肉丸机大多可自动对肉类进行绞碎成肉泥状,但无法将肉泥揉捏成球状,需要人工进行揉捏,如此较为麻烦,且生产速度较慢,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头切料机构,能自动对位于下料口处的肉丸进行裁切,有效提高肉丸的生产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头切料机构,包括揉捏组件和切割组件,揉捏组件包括模具安装板、揉捏驱动模组和揉捏模具,揉捏模具设于模具安装板,揉捏驱动模组与揉捏模具传动连接,切割组件包括切刀和切刀驱动模组,切刀驱动模组与切刀传动连接,切刀设于出料孔下方。
具体地,所述揉捏模具包括模具主体以及设于模具外侧的模具齿轮,模具主体为圆柱形,模具主体为中空结构,模具主体上端设有入料口,模具主体下端设有出料口,入料口的半径大于出料口。
具体地,所述揉捏驱动模组包括揉捏电机、揉捏齿轮和传动齿轮,揉捏电机的电机轴端与揉捏齿轮传动连接,传动齿轮设于所述模具安装板内,揉捏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与所述模具齿轮啮合。
具体地,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刀安装板,切刀安装板设于所述模具安装板下端并与模具安装板紧贴设置,切刀安装板设有与所述出料口对应的切孔,切刀安装板设有刀槽,所述切刀设于刀槽内,所述切刀驱动模组驱动切刀在切孔处移动。
具体地,所述切刀为矩形,切刀设有与所述切孔对应的刀口。
具体地,所述切刀驱动模组包括切刀驱动电机、偏心转轴、切刀连接件,切刀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偏心转轴传动连接,偏心转轴上套设有两个鱼眼轴承,所述切刀安装板设有装配孔,所述切刀位于装配孔处设有安装孔,切刀连接件穿过安装孔与切刀固定孔连接,鱼眼轴承与切刀连接件传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模具安装板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有出料孔,所述揉捏模具设于出料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揉捏模具对肉泥进行揉捏成肉丸状,再由切割组件将揉捏好后的肉丸裁切成一定的大小,进而快速获得大小适中的成型肉丸,有效提高肉丸的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主体的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包括:
10.模具安装板;11.安装槽;20.切刀;21.切刀安装板;22.切刀驱动电机;
23.偏心转轴;24.切刀连接件;25.鱼眼轴承;30.模具主体;31.模具齿轮; 40.揉捏电机;41.揉捏齿轮;42.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勇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勇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0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衣柜、组合家具及船舶
- 下一篇:一种可生产多种纸护角的加工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