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80361.4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7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5/06 | 分类号: | B04B15/06;B04B11/08;B04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孝林 |
地址: | 313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卸料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涉及工业用油技术领域,该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安装有分离筒和控制柜,且控制柜位于分离筒的一侧,所述分离筒的一侧固定有电机,且分离筒的内部设置有转鼓,所述电机的顶部安装有差速器,所述转鼓的顶端固定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差速器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皮带轮,所述转鼓的内部设置有滤饼层,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和清理板的设置,能够实现将分离筒底部进行清理,从而实现分离筒的自动清理,防止分离筒底部碎渣积攒,以便于碎渣的排出,有效的提高了分离机的排渣效率,有助于提高分离机的工作效率,便于油液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用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油及水性液在机械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行业主要应用用量迅速增加,但油及水性液使用一定期限后就会失效,变成工业废液,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其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混入某些杂质,如金属粒子(碎屑)、灰尘、磨料粉粒、纤维、游离的杂油、切削油中的水等。因此,通常采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将工业用油进行分离。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采用高速固液分离离心机,将油液中的固体颗粒物甩干排出,以便于工业用油的循环使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主要应用于使用冷却液、切削液、磨削液、拉丝液、轧制液等金属加工制造的行业,比如金属零部件加工、汽车发动机制造、汽车变速箱制造行业。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能实现将分离筒底部的自动清理,容易导致分离筒底部碎渣积攒,不便于碎渣的排出,造成分离机的排渣效率低,影响分离机的工作效率,另外,不能实现分离机的快速拆装,不便于分离机的维修,导致分离机的维修效率低,影响分离机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实现将分离筒底部的自动清理,容易导致分离筒底部碎渣积攒,不便于碎渣的排出,另外不能实现分离机的快速拆装,不便于分离机维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卸料固液分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安装有分离筒和控制柜,且控制柜位于分离筒的一侧,所述分离筒的一侧固定有电机,且分离筒的内部设置有转鼓,所述电机的顶部安装有差速器,所述转鼓的顶端固定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差速器的输出轴之间连接有皮带轮,所述转鼓的内部设置有滤饼层,且转鼓的顶端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分离筒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一级净油网和二级净油网,且分离筒的一侧连接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两端分别与一级净油网和二级净油网的最低端相连通,且导油管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净油排出管,所述分离筒的底端安装有收集框,且收集框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渣口,所述收集框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出渣管,所述分离筒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延伸至分离筒的内部,并安装有清理板,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可移动的集渣箱,且机架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抽液装置,所述抽液装置的一端连接有进油管,且抽液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贯穿收集框,并延伸至转鼓的内部上方。
优选的,所述分离筒底端的两侧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插接块,且四个插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接孔,所述机架的顶部开设有四个插接槽,且四个插接槽与四个插接块一一对应,所述机架的两侧均螺接有两个紧固杆,且四个紧固杆分别贯穿四个螺接孔。
优选的,所述分离筒的顶端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将皮带轮罩设。
优选的,所述输油管的外部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两端均向下倾斜,所述挡板位于收集框和转鼓之间。
优选的,所述分离筒的内壁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料板,且两个导料板分别位于清理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导料板倾斜设置,且导料板与分离筒内壁连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803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管接头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压印装置的全轮转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