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79360.8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1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孙振华;程日鹏;王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27/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管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包括无缝钢管,在无缝钢管的一侧端部焊接有端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根拉结钢筋的一端与冠梁焊接相连并且在第一根拉结钢筋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纹,第一根拉结钢筋的另一端穿过无缝钢管的中间孔以及开在端板中间的圆孔后通过垫片和螺母拧紧与端板固定相连;第二根拉结钢筋的一端与冠梁焊接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无缝钢管的外壁固定相连,第一根拉结钢筋的轴线和第二根拉结钢筋的轴线组成的平面为水平面。采用本装置结构简单,使两排钢管桩整体受力,形成整个支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紧装置,尤其涉及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密集型独立基础的微型钢管桩支护形式中,可充分用两排钢管桩形成对拉做为整个支护体系,当两排钢管桩之间采用圆钢拉结时需要提前增加一个拉应力,以保证整个支护系统能够充分起到受力作用。现有的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的结构为:将圆钢直接焊接到两侧冠梁上,该结构使圆钢无法提前产生拉应力,使整个支护体系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整个支护系统能够充分起到受力作用的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包括无缝钢管,在所述的无缝钢管的一侧端部焊接有端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根拉结钢筋的一端与冠梁焊接相连并且在第一根拉结钢筋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第一根拉结钢筋的另一端穿过无缝钢管的中间孔以及开在端板中间的圆孔后通过垫片和螺母拧紧与端板固定相连;第二根拉结钢筋的一端与冠梁焊接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无缝钢管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根拉结钢筋的轴线和第二根拉结钢筋的轴线组成的平面为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装置结构简单,使两排钢管桩整体受力,形成整个支护体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钢管桩支护时的预紧装置,包括无缝钢管3,在所述的无缝钢管3的一侧端部焊接有端板4,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根拉结钢筋6的一端与冠梁2焊接相连并且在第一根拉结钢筋6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的第一根拉结钢筋6的另一端穿过无缝钢管3的中间孔以及开在端板4中间的圆孔后通过垫片7和螺母8与端板4拧紧固定相连。
第二根拉结钢筋5的一端与冠梁2焊接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无缝钢管3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根拉结钢筋6的轴线和第二根拉结钢筋5的轴线组成的平面为水平面。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在端板4中间钻孔,保证第一根拉结钢筋6能够顺利通过;
(2)端板与无缝钢管3对接满焊;
(3)第二根拉结钢筋5的两端分别与无缝钢管3和冠梁2搭接焊;
(4)最后将第一根拉结钢筋6穿入端板4后一端先与冠梁2焊接,再将有丝扣端加设垫片7及螺母8拧紧即可。
以上内容是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桥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9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新型水箱反应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