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小麦蒸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9147.7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8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云县品万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荔恒辉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栽培 小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小麦蒸煮装置,包括蒸煮锅、支架、蒸汽锅炉和鼓风机,所述的蒸煮锅为两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横向设置于支架的上部,所述蒸煮锅的上部开设有进出料口,所述蒸煮锅的底部设有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孔。本实用新型利用蒸汽直接蒸煮小麦,横向的圆筒形蒸煮锅有利于小麦与蒸汽的充分接触,提高小麦的蒸煮效率,因此也提升了食用菌菌种培养料的制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栽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小麦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又名蘑菇,是人们常食的山珍佳肴,即食用菌类植物的子实体,指蕈、菇、灵芝一类,多来源于担子菌纲的某些科属。常见的食用菌菌类有香菇、蘑菇、猴头、木耳、灵芝等,多属山珍类,古时均属野生,现在已能人工培植,可以大范围生产,我国是最早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采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800年前就采用“砍花”种香菇并创造了“惊蕈”等技术,是多种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发源地。食用菌的菌种培养料,需要用到蒸煮后的小麦与其他原料混合构成培养料,传统的小麦蒸煮方法是将蒸煮锅内的水加热产生蒸汽来蒸煮小麦,蒸煮效率较低且产量较少,采用蒸汽锅炉蒸煮时,蒸煮后的小麦温度较高,不易出料,并且出料后需要自然冷却或者用冷却设备冷却,费时费力,增加了食用菌栽培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小麦蒸煮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小麦蒸煮装置,包括蒸煮锅、支架、蒸汽锅炉和鼓风机,所述的蒸煮锅为两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横向设置于支架的上部,所述蒸煮锅的上部开设有进出料口,所述蒸煮锅的底部设有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上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的蒸汽锅炉的出气口处设有蒸汽管,所述的鼓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吹风管,所述的出气管延伸出蒸煮锅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与蒸汽管和吹风管接通连接。
所述的蒸汽管上设有蒸汽阀。
所述的吹风管上设有通风阀。
所述的蒸汽管与蒸汽锅炉接通连接。
所述的吹风管与鼓风机接通连接。
所述的进出料口开设于蒸煮锅上部的五分之四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利用蒸汽直接蒸煮小麦,横向的圆筒形蒸煮锅有利于小麦与蒸汽的充分接触,提高小麦的蒸煮效率,因此也提升了食用菌菌种培养料的制备效率;2、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蒸煮完成后的小麦在蒸煮锅内进行通风冷却,提升了冷却效率,便于将蒸煮后的小麦在短时间内取出,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菌种培养料的制备效率,有利于食用菌栽培成本的降低;3、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食用菌栽培企业效益的提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蒸煮锅、3-进出料口、4-出气管、5-出气孔、6-蒸汽锅炉、7-蒸汽管、8-蒸汽阀、9-通风阀、10-吹风管、11-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小麦蒸煮装置,包括蒸煮锅2、支架1、蒸汽锅炉6和鼓风机11,所述的蒸煮锅2为两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横向设置于支架1的上部,所述蒸煮锅2的上部开设有进出料口3,所述蒸煮锅2的底部设有出气管4,所述的出气管4上设有多个出气孔5;所述的蒸汽锅炉6的出气口处设有蒸汽管7,所述的鼓风机11的出风口处设有吹风管10,所述的出气管4延伸出蒸煮锅2的一端通过三通管分别与蒸汽管7和吹风管10接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云县品万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祥云县品万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9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菌菇培养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棚内菌菇培养的喷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