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轮和送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77444.8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杜琳琳;潘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曦;陶海萍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送风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叶轮和送风装置,该叶轮包括: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部;以及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的多个扇叶,沿所述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扇叶的轮廓包括:直线部,其以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上的点作为起始点向外延展;以及弧线部,其以所述直线部的终点作为起始点向所述圆筒部径向外侧的方向延展。本申请的叶轮能够使离心风机的效率更高,并且噪音更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和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离心风机中,壳体内设置有马达和叶轮。马达驱动叶轮旋转,使得气流从位于叶轮的轴向一侧或两侧的吸气口进入壳体,并从位于叶轮的径向一侧的出气口被排出壳体。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离心风机(尤其是双吸气口的离心风机)的效率较低,除去电机的效率影响以外,主要是由于离心风扇的风洞部损失严重所致,例如,扇叶形状导致进风角不适,从而在扇叶前缘处容易产生较大的剥离泡,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会产生较大的流体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其他类似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叶轮和送风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叶轮中,扇叶包括直线部和弧线部,由此,与扇叶仅具有直线部或者仅具有弧线部的情况相比,本申请的叶轮能够使离心风机的效率更高,并且噪音更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叶轮,包括:
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筒部;以及
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的多个扇叶,
沿所述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扇叶的轮廓包括:
直线部,其以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上的点作为起始点向外延展;以及
弧线部,其以所述直线部的终点作为起始点向所述圆筒部径向外侧的方向延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1,
所述直线部的起始点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2倍为Da,
所述直线部的终点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2倍为Db,
Da与D1的比值为0.5~0.65,
Db与Da的比值为1.1~1.45,
所述直线部的起始点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连线与所述直线部的终点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5°~3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弧线部的终点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叶轮的半径,
所述弧线部的终点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连线与所述直线部的起始点到所述中心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0°~3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弧线部在起始点处的切线相对于所述直线部在终点处的垂线朝向所述弧线部的终点旋转了25°~6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沿所述中心轴线观察时,所述扇叶的周向尺寸为0.35mm~0.8mm。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扇叶的枚数为17~31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7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CT机的全下肢影像拍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阻尼器的框架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