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76163.0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3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努尔古丽·玉山别克;巴哈尔古力·切克尔;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尔古丽·玉山别克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知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曹丽 |
| 地址: | 8334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林业 病虫害 防治 用诱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防害技术领域,具体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位于防护箱内部的控制器和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板底面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的底部安装有位于箱体内部的诱虫灯管。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诱虫灯管、引虫灯管、螺旋片和太阳能板,使引虫灯管可以将远处的病虫引来,定时关闭引虫灯管,开启诱虫灯管使病虫通过进虫孔进入到箱体的内部,而后电机带动诱虫灯管转动,使病虫在螺旋片的作用下不断向下运动,进而落入收集筒的内部,完成了病虫的活体捕捉,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防害技术领域,具体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
背景技术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一般可以分为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和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
现有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装置一般都会在灯管外侧加装电网,对引诱进来的害虫直接电击收集,但这样是不便采集到害虫活体的,影响后续对病虫针对性的研究防治,不便于推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具有捕捉活体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上方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位于防护箱内部的控制器和光伏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板底面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的底部安装有位于箱体内部的诱虫灯管,所述太阳能板底部的侧面安装有引虫灯管,所述箱体的侧面开设有进虫孔,所述诱虫灯管的外侧安装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插杆,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位于支撑架内侧的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下方连接有网袋,所述网袋的底部设有松紧绳,所述收集筒上部的内壁上安装有高度检测仪,所述收集筒底部的一侧设有开关门。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半部开设有进虫孔的部位为透明塑料板结构,且螺旋片同样为透明塑料板状。
优选的,所述引虫灯管的外侧设有防护网罩,且引虫灯管设有对称的两组。
优选的,所述进虫孔的内侧开口倾斜向下设置,且进虫孔均匀分布在箱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有牢固杆,且支撑架的底部设有平整板。
优选的,所述网袋为塑料条网,且高度检测仪位于网袋底部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诱虫灯管、引虫灯管、螺旋片和太阳能板,使引虫灯管可以将远处的病虫引来,定时关闭引虫灯管,开启诱虫灯管使病虫通过进虫孔进入到箱体的内部,而后电机带动诱虫灯管转动,使病虫在螺旋片的作用下不断向下运动,进而落入收集筒的内部,完成了病虫的活体捕捉,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连接收集筒,同时收集筒的内部设有网袋和松紧绳,使病虫在通过网袋进入到下方后不容易向上跑出,同时侧面的高度检测仪可以检测病虫的堆积量,便于提醒林业人员及时清理维护,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尔古丽·玉山别克,未经努尔古丽·玉山别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6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