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稳固的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5909.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稳固 电缆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稳固的电缆,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电缆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其包括电缆芯以及包裹于电缆芯外壁上的橡胶绝缘套,橡胶绝缘套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用于连接相邻两绝缘橡胶套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具有形变能力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外壁整体呈圆锥台形状;固定环远离连接管轴线中心处的一端内径与连接管内径相同,且该端外径小于连接管外径;固定环靠近连接管的一端内径不大于连接管内径,该端外径大于固定环远离连接管一端的外径且小于连接管的外径;连接管的外壁两端对应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环产生形变抵紧于绝缘橡胶套外壁上的驱动件。本申请能够提高电缆对接后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稳固的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
参照中国实用新型公告号为CN202563946U公开的一种阻燃电缆,包括电缆芯、导线、绝缘层、填充层、防火涂料层、保护套,所述电缆芯为由3-20根导线铰和而成,导线为直径1mm-20mm的金属线,电缆芯数量为1-4根,电缆芯外部为绝缘层,绝缘层外包覆防火涂料层,电缆芯的防火涂料层外为保护套,在防火涂料层与保护套之间的空隙处为填充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这种电缆在连接时,将绝缘层剥离一段后,两电缆芯相互对接后,通常采用绝缘胶布包裹,即完成电缆的连接;但是绝缘胶布在长时间后容易老化脱落,电缆的连接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电缆连接的稳定,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稳固的电缆。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稳固的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稳固的电缆,包括电缆芯以及包裹于电缆芯外壁上的橡胶绝缘套,所述橡胶绝缘套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用于连接相邻两绝缘橡胶套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与绝缘橡胶套的外壁贴合,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具有形变能力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整体呈圆锥台形状;所述固定环远离连接管轴线中心处的一端内径与连接管内径相同,且该端外径小于连接管外径;所述固定环靠近连接管的一端内径不大于连接管内径,该端外径大于固定环远离连接管一端的外径且小于连接管的外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两端还对应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环产生形变抵紧于绝缘橡胶套外壁上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电缆时,将两电缆端部的绝缘橡胶套剥离一段,裸露的电缆芯对接后,包裹上绝缘胶布;随后通过连接管两侧的驱动件将固定环挤压变形,使得固定环的内壁受压抵紧于绝缘橡胶套外壁上,进而将连接管固定于两电缆的端部连接处,提高电缆的连接稳定。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螺纹套与驱动套;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于连接管的端部外壁上;所述驱动套与螺纹套连接,且位于螺纹套远离连接管轴线中心处的一侧;所述驱动套的内径小于固定环的最大外径;且大于固定环的最小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套朝向连接管轴线中心处运动,带动驱动套的内壁抵接于固定环外壁,随着驱动套的运动,不断挤压固定环使其产生形变,固定环的内壁抵紧于绝缘橡胶套外壁上,进而将连接管的一端固定于绝缘橡胶套上。
可选的,所述驱动套内壁靠近连接管轴线中心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接固定环外壁的环形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套运动过程中,通过环形倾斜面抵接于固定环的外壁上,增加抵接面积,顺利将固定环挤压变形。
可选的,所述螺纹套的内壁为外螺纹结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为内螺纹结构;所述螺纹套远离驱动套的一端内壁具有内壁光滑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螺纹套与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的,所述密封部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橡胶圈于环形槽之间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祥龙电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5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