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屈曲耗能减震模数式伸缩缝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5499.5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华;袁万城;姜安龙;李宗海;林柏新;董小强;杨潇;贺金海;党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路桥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361016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曲 耗能 减震 模数式 伸缩缝 | ||
一种屈曲耗能减震模数式伸缩缝,包括支撑位移系统、边梁、中梁、焊接钢板、锚固钢筋等。其特征在于,将传统模数式伸缩缝支撑位移系统中的钢横梁替换为带屈曲约束芯材的横梁,在地震作用下,桥梁联端相对位移引起伸缩缝变形,芯材在拉伸或压缩后屈服起到减震耗能的作用,以此提高伸缩缝的减震耗能作用;通过设置预留间隙与拉索松驰度使伸缩缝在正常使用下的温度变形不受影响;一种减震耗能模数式拉索模数伸缩缝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起到防止梁体碰撞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耗能的模数式伸缩缝。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大跨度、城市高架桥的建设日益增多。模数伸缩缝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三维变形能力,大位移和安装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及城市高架桥中。
传统的伸缩缝作为适应梁间伸缩变形的一种构造设施,不具备减震耗能的能力,在强震作用下,梁端相对位移过大可能导致伸缩缝变形过大,进而产生伸缩缝碰撞、主梁梁端碰撞或落梁等灾害。屈曲约束支撑BRB(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利用软钢屈服后的滞回耗能来减小结构在地震下的响应,在建筑抗震中应用广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消耗地震能量、减小梁端伸缩缝位移、防止梁端碰撞的新型模数式伸缩缝。
设计及实现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模数式伸缩缝的基础上,改进伸缩缝支撑位移系统,将其中钢横梁替换为带屈曲约束芯材的横梁,在地震作用下,桥梁联端相对位移超过运营阶段的允许变形后,芯材在拉伸或压缩后屈服起到屈曲耗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
一种屈曲耗能减震模数式伸缩缝,包括支撑位移系统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梁1、中梁2、焊接钢板4、锚固钢筋3、橡胶条6;所述支撑位移系统5 由位移箱5-1、支撑横梁5-2、支撑框5-3、横梁滑动弹簧5-4、滑动弹簧钢垫板 5-5、横梁滑动支承5-6、滑动支承钢垫板5-7、横向挡块5-8、挡块钢垫板5-9、支撑框滑动弹簧5-10、支撑框滑动支承5-11、橡胶垫块5-12、钢垫板5-13、拉索5-14、锁扣5-15组成,其中:
支撑横梁5-2穿过位移箱5-1,其上表面通过横梁滑动弹簧5-4、滑动弹簧钢垫板5-5与位移箱5-1上内壁相连,其下表面通过横梁滑动支承5-6、滑动支承钢垫板5-7与位移箱5-1下内壁相连;支撑横梁5-2一侧与位移箱5-1通过锁扣5-15固接不可滑动,其另一侧可滑动,滑动端通过拉索5-14与焊于位移箱5-1内的钢垫板5-13相连,钢垫板5-13一侧粘有橡胶垫块5-12;
支撑框5-3位于中央,其穿过支撑横梁5-2,其上部通过支撑框滑动支承 5-11与支撑横梁5-2相连,其下部通过支撑框滑动弹簧5-10与支撑横梁5-2相连。
所述支撑横梁5-2外部为矩形钢箱梁5-2-1,内部有芯材5-2-2,芯材5-2-2 表面涂有无粘结可膨胀材料5-2-3,矩形钢箱梁5-2-1与芯材5-2-2间灌注砂浆 5-2-4。
所述支撑横梁5-2固定端焊接钢板5-2-5同时与位于中心的芯材5-2-2以及四周的矩形钢箱梁5-2-1焊接;
所述支撑横梁5-2滑动端焊接钢板5-2-6与芯材5-2-2焊接,在所述滑动端焊接钢板5-2-6一侧表面粘有支撑横梁橡胶垫块5-2-7。
所述芯材5-2-2分为约束非屈服段、约束屈服段、约束非屈服段、无约束非屈服段,其截面形式可为多种,非屈服段所用钢材屈服强度高于约束屈服段钢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路桥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厦门路桥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54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