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5282.4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利飞;郑光普;崔立英;贾丽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气动 驱动 复合 主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由套筒、主轴定子、主轴转子、前轴承组、后轴承组、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固定齿盘、旋转齿盘和活塞齿盘组成,套筒、主轴定子和主轴转子同心安装,主轴转子通过前轴承组和后轴承组支承;套筒上设置有环形腔以及与环形腔相通的气体通道,环形腔的前端装设有活塞齿盘,活塞齿盘的前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活塞齿盘在气体压力和复位弹簧作用下沿环形腔前后移动;固定齿盘联接于前轴承座的后端,旋转齿盘位于固定齿盘和主轴转子之间,并与主轴转子固定联接;固定齿盘和旋转齿盘可同时与活塞齿盘相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利于刀具避空,动力源取用方便、易于维护、生产成本低,可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机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
背景技术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一种具有车削、铣削等复合加工功能的机床,能够实现工件一次装夹完成多种工序加工,方便复杂异型零件的加工,避免二次装夹带来的精度损失与基准不统一等问题,可提高加工精度,缩短辅助加工时间。
目前,大多数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车铣加工都共用一个主轴,在铣削向车削转换时一般采用三齿盘机构对主轴转子进行固定,三齿盘机构通常位于主轴前轴承的前端,这种结构使得主轴头部较大,在加工时不利于刀具的避空,虽然通过加长刀具可以解决避空问题,但是却容易引起刚性下降。另外,目前的三齿盘机构基本采用油压作为动力,不但需要有专门的液压泵站提供动力源,维护保养成本高,而且三齿盘的油压力和车削时的车削力均会分解作用于轴承上,极大地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动力源取用方便、易于维护、生产成本低的车铣复合电主轴,不仅利于刀具避空,而且车削力不作用于轴承上,可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由套筒、主轴定子、主轴转子、前轴承组、后轴承组、前轴承座、后轴承座、固定齿盘、旋转齿盘和活塞齿盘组成,主轴定子安装于套筒内壁上,主轴转子位于主轴定子内孔中,并通过前轴承组和后轴承组支承,前轴承组和后轴承组分别位于套筒前后两端的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内;套筒上设置有环形腔以及与环形腔相通的气体通道,环形腔的前端装设有活塞齿盘,活塞齿盘的前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活塞齿盘在气体压力和复位弹簧作用下沿环形腔前后移动;固定齿盘联接于前轴承座的后端,旋转齿盘位于固定齿盘和主轴转子之间,并与主轴转子固定联接;固定齿盘和旋转齿盘可同时与活塞齿盘相啮合。
上述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所述旋转齿盘与前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卸荷间隙,当旋转旋转齿盘和活塞齿盘啮合时,卸荷间隙为零。
上述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所述固定齿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容置腔,复位弹簧分布于容置腔中。
上述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所述后轴承座内设置有定压预紧装置,作用于后轴承组的外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三齿盘制动装置置于前轴承组的后端,集成度高,不增加原有主轴的外径,也不增加主轴前端的直径,有利于加工时刀具的避空,胜任于更多的加工工况;并且通过设置卸荷间隙,三齿盘啮合时将制动转子的力全部作用在齿盘上,车削力和气压推力与轴承无关,不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驱动,能源清洁,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气动驱动的车铣复合电主轴,由套筒1、主轴定子2、主轴转子3、前轴承组4、后轴承组5、前轴承座6、后轴承座7、固定齿盘8、旋转齿盘9和活塞齿盘1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精雕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5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