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抬压脚和倒回缝机构可分离的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0869.6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2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善足;蒋达淼;任恩林;林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善足 |
主分类号: | D05B29/02 | 分类号: | D05B29/02;D05B6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易中元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41 | 代理人: | 张安心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抬压脚 倒回缝 机构 可分离 缝纫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抬压脚和倒回缝机构可分离的缝纫机,包括机架、主轴、送料轴、抬压脚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主轴和送料轴之间,送料机构的送料摆动座绕设定的销轴转动,还包括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并随之转动,第一凸轮的外端连接倒回缝调节机构,第二凸轮的外端连接抬压脚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设计,当第一凸轮转动超过设定的角度时,推动轴将会抵靠在弧形孔的上侧并推动第二凸轮转动,从而实现抬压脚操作,通过推动轴和弧形孔的配合,实现抬压脚机构和倒回缝结构之间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抬压脚和倒回缝机构可分离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202010634540.0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其采用一个驱动电机带动倒回缝机构和抬压脚机构,该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1、其倒回缝机构采用凸轮结构进行传递动力,凸轮的整个轮面都是摩擦接触面,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噪声相对较高,而且容易发热,甚至发生卡死的现象;凸轮结构,需求的加工精度较高。
2、凸轮结构完成指令时,需要转动更大的角度,才能满足相应行程需求,导致响应速度略有欠缺;收到指令时,缝纫机应当在30~70ms内完成倒回缝调节或者抬压脚动作,凸轮结构在快速响应方面,较为欠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抬压脚和倒回缝机构可分离的缝纫机,通过分离机构,精简结构,便于制造生产,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抬压脚和倒回缝机构可分离的缝纫机,包括机架、主轴、送料轴、抬压脚机构和倒回缝调节机构;倒回缝调节机构的摆动座绕设定的销轴转动,所述摆动座绕该销轴转动的角度决定缝纫机的针距,
还包括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曲柄和第二工作轮,第一曲柄一侧和第二工作轮相连,第一曲柄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并随之转动,第一曲柄的外端连接倒回缝调节机构,第二工作轮的顶端连接抬压脚机构,
倒回缝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摆动座的角度;倒回缝调节机构包括与第一曲柄外端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带动所述摆动座;
所述第二工作轮设置在第一曲柄的一侧,所述第一曲柄上设置有在一定行程内驱动第二工作轮转动的圆柱销。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柄的转动区域可分割为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第一调节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组成一个连续的扇形区域;
所述第一曲柄逆时针摆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杆的铰接点的位置,记为所述第一调节区的起点;
所述第一曲柄摆动至零针距时,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杆的铰接点的位置,记为第一调节区和第二调节区的交汇点;
所述第一曲柄的转动中心、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杆的铰接点、第一连杆和摆动座的铰接点摆动成一直线时,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杆的铰接点的位置,记为第二调节区和第三调节区的交汇点;
所述第一曲柄顺时针摆动到极限位置时,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杆的铰接点的位置,记为所述第三调节区的终点;
第一调节区和第二调节区对应于缝纫机的倒缝或正缝;所述圆柱销处于第一调节区和第二调节区时,主动调节所述倒回缝调节机构,且圆柱销空行程摆动;
所述第一曲柄在第三调节区摆动时,所述圆柱销推动第二工作轮完成抬压脚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曲柄的一侧成型有安装部,安装部的外周设置有所述第二工作轮,安装部的外端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二工作轮的卡簧以限制其跟随输出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善足,未经周善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0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SMD蜂鸣器
- 下一篇:喷淋管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