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0724.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1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李森;蒋超;傅国庆;冯国威;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河南商盾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99 | 代理人: | 王甜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雷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验电器,所述验电器的顶部设置有导电探头,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底座相邻的一侧设置于转轴,所述第一丝杆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拨动盘,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丝杆相适配的第一滑杆,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验电器,验电器的顶部设置有导电探头,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底座。该防雷检测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造价成本低,不易损坏,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装置造价成本较高,而且容易损坏,从而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防雷装置的检测一般根据被检建筑物的情况又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所谓的首次检测就是未经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过的建筑物或虽然经过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过,但该建筑物已超过规定的检测周期;所谓的常规检测就是经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过且不超过该建筑物规定检测周期的建筑物,目前,现有的防雷检测装置大多是组装使用,而且对于高度较高的防雷设备,还需要通过外置的伸长装置对高压发生器的高度进行延伸,使用以及携带不便,因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防雷检测装置有效的改善了上述问题。
在中国专利CN212111624U中公开的一种防雷检测装置,该种防雷检测装置,通过将高压发生器固定安装于支撑柱的上端,并且将支撑柱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上端,以及将支撑板设置在电动推杆活塞杆的一端,使本装置能不借助外置设备进行对高压发生器进行高度调节,不仅使用方便,而且由于在底座的下端对称设置有两组万向轮,且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手,也使本装置便于移动和携带,但是,该种防雷检测装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其通过采用电动推杆,使得该装置造价成本较高,而且电动推杆容易触电损坏,从而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在将高压发生器调整高度的过程中,电源线不便于收集,因此亟需一种防雷检测装置来改善上述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雷检测装置,用来解决以往的装置通过采用电动推杆,使得该装置造价成本较高,而且电动推杆容易触电损坏,从而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在将高压发生器调整高度的过程中,电源线不便于收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雷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验电器,所述验电器的顶部设置有导电探头,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底座相邻的一侧设置于转轴,所述第一丝杆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拨动盘,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丝杆相适配的第一滑杆;
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验电器,所述验电器的顶部设置有导电探头,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与底座相邻的一侧设置于转轴,所述第一丝杆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拨动盘,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丝杆相适配的第一滑杆;
所述第一丝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一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滑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圆形弹簧卡锁,所述,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高压发生器;
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收纳桶,所述开关与高压发生器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电线,所述电线收纳桶的顶部设置有接线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且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装置便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未经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南省防雷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07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轴流风机用导风圈
- 下一篇:一种压盖装置上的限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