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70580.4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秀;刘铜林;陈瑜;余慧英;李艳;张文倩;王珊;胡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5;A61G7/0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 地址: | 43003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俯卧 通气 防压疮 床垫 装置 | ||
1.一种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包括气床垫(1)、控制盒(2)、进气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3)由一端与控制盒(2)相连且另一端与气床垫(1)相连的第一进气管(3-1)、一端与控制盒(2)相连且另一端与气床垫(1)相连的第二进气管(3-2)、以及设置在气床垫(1)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进气管(3-1)和第二进气管(3-2)相连的第三进气管(3-3)组成;所述气床垫(1)由凹型垫(1-1)、内嵌在凹型垫(1-1)内的俯卧气囊层(1-2)和与俯卧气囊层(1-2)外贴合的交替气囊层(1-3)组成;所述俯卧气囊层(1-2)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有间隔分布的头部气囊组(1-21)、胸部气囊组(1-22)和腿部气囊组(1-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组(1-21)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椭圆形气囊组成,且小椭圆形气囊贴合在大椭圆形气囊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气囊组(1-21)由两个大小不同的、且与面部相匹配的弧形气囊组成,且小弧形气囊贴合在大弧形气囊上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气囊层(1-3)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竖向气囊(1-31)和多个第二竖向气囊(1-32),且第二竖向气囊(1-32)设于相邻所述第一竖向气囊(1-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内设有气泵(2-1)、与气泵(2-1)相连的控制阀(2-2)和用于控制气泵(2-1)和控制阀(2-2)工作的电路板(2-3);所述控制阀(2-2)设有第一出气口(2-21)和第二出气口(2-22);所述气泵(2-1)与所述控制阀(2-2)连接的管路上设有与所述电路板(2-3)连接的压力检测传感器(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3-1)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2-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竖向气囊(1-31)相连;所述第二进气管(3-2)与所述第二出气口(2-2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气囊(1-32)相连;所述第三进气管(3-3)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向气囊(1-31)和第二竖向气囊(1-3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头部气囊组(1-21)、胸部气囊组(1-22)和腿部气囊组(1-2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管(3-3)与第一进气管(3-1)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31)、所述第三进气管(3-3)与第二进气管(3-2)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3-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管(3-3)上还设置有用于俯卧层气囊充、泄气的第一手动三通阀(3-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俯卧位通气防压疮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管(3-3)上对应于头部气囊组(1-21)进气管处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第二手动三通阀(3-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05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用砂模脱模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轴流风机用导风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