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凹式绿地的疏水排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70016.2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苏飞飞;张建勇;董文鹤;李渊;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4 | 分类号: | E03F5/14 |
代理公司: | 温州宏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8 | 代理人: | 戴伟洲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凹式 绿地 疏水 结构 | ||
一种下凹式绿地的疏水排渣结构,包括排水渠、障碍面及导水管道,该导水管道穿过障碍面与排水渠、下凹式绿地连通,所述导水管道与排水渠连通的管口处设有滤网;所述排水渠的外侧与下凹式绿地的周边路面衔接,所述障碍面与下凹式绿地衔接,该障碍面的标高高于所述周边路面的标高;其特征在在于:所述排水渠贴合障碍面侧壁的底面处,沿竖直方向设有升降槽,该升降槽位置与导水管道管口位置对应,所述升降槽内设有轮廓契合,并做升降滑动配合的排渣升降台,所述排渣升降台的顶面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底面呈朝向障碍面的斜坡,所述排渣升降台的两侧设有处于升降槽外的浮力球,该排渣升降台外周面上设贯穿设置有若干滤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凹式绿地的疏水排渣结构。
背景技术
下凹式绿地是指比周边道路或地面低的绿地,利用植被截流和土壤渗透、积蓄、下渗、净化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生态型雨水渗透设施。下凹式绿地能够截留污染物、净化雨水径流水质,减少水体污染;增加土壤入渗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绿地的灌溉用水;增加渗透面积,减少热岛效应;还能够削减洪峰流量,减少洪涝灾害。
现有下凹式绿地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周边路面的径流导入下凹式绿地时,存在将路面垃圾、落叶等杂物一并导入,造成绿地变成垃圾地。如果简单的设置滤网,随着垃圾堆积,极容易造成滤网处堵塞,一定时间没有得到清理,就会浸泡形成臭水。因此,需要一种结构能辅助人工,对滤网处的垃圾进行清理。
而且,下凹式绿地中植物生长过高后,会遮挡凹陷,行人稍不注意,极容易落入坑中,造成危险。且下凹式绿地内容易滋生蚊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下凹式绿地的疏水排渣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一种下凹式绿地的疏水排渣结构,包括排水渠、障碍面及导水管道,该导水管道穿过障碍面与排水渠、下凹式绿地连通,所述导水管道与排水渠连通的管口处设有滤网;所述排水渠的外侧与下凹式绿地的周边路面衔接,所述障碍面与下凹式绿地衔接,该障碍面的标高高于所述周边路面的标高;所述排水渠贴合障碍面侧壁的底面处,沿竖直方向设有升降槽,该升降槽位置与导水管道管口位置对应,所述升降槽内设有轮廓契合,并做升降滑动配合的排渣升降台,所述排渣升降台的顶面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底面呈朝向障碍面的斜坡,所述排渣升降台的两侧设有处于升降槽外的浮力球,该排渣升降台外周面上设贯穿设置有若干滤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滤网未堵塞时,周末路面导入排水渠的径流,正常流入下凹式绿地,此时排水渠不存在积水,浮力球没有上升,排渣升降台处于升降槽内。而当随着杂物堆积,滤网被堵塞后,随着积水堆积,浮力球随之上升,带动排渣升降台上升,排渣升降台顶面的凹槽,将导水管道管口处的杂物顶至障碍面,随凹槽斜坡滑入障碍面。同时露出外周面的滤孔,积水通过滤孔进入导水管道,进行排出,积水下降后,排渣升降台自行落下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障碍面顶面设有收集槽,该收集槽设有若干贯穿至导水管道内的滤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收集槽便于收集杂物,统一清理。设置的滤孔,防止收集槽内积水发臭,即时排入导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凹式绿地上铺设有土工格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的土工格栅,在下凹式绿地的开口处形成保护网,既不遮挡植物生长,又防止摔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障碍面上设有灭蚊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时杀灭蚊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滤网与导水管道管口做可拆卸的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清理导水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70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