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式预防鼻肠管阻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9880.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洁;李海潮;王旭光;徐琴鸿;汪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B08B9/043;B08B9/04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广泽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预防 肠管 阻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式预防鼻肠管阻塞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一种简易式预防鼻肠管阻塞装置,包括:注射器连接管,其包括管体部以及连接部,管体部与连接部连接,管体部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连接部与管体部之间形成有漏斗状的过渡部;毛刷头,其包括刷毛以及连接管,刷毛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与管体部连接,连接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孔。由于管体部和毛刷头的连接管分别倾斜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通过旋转毛刷头,将鼻肠管管壁上附着的杂质刷落,同时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即可从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处向外射出,对鼻肠管进行冲洗,起到预防堵管的效果,并且制作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式预防鼻肠管阻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预防鼻肠管阻塞多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但注射器的管壁容易附着营养液,导致出现堵管的问题,并且生理盐水的大量冲洗会造成患者肠内液体量过多,造成腹胀等问题。而现有的防鼻肠管阻塞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不适用于需要经常冲洗鼻肠管的临床使用。
例如现有技术中一种专利号为:CN201920132084.2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包括支撑架、加压组件、空针、连接管和鼻肠管;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支架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的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加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加压组件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外侧,所述加压组件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空针的插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并与所述连接管紧配合,所述鼻肠管插接在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空针一端,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插孔,所述空针插设在所述插孔内,所述加压组件能推动所述空针的活塞前进。
上述的这种鼻肠管阻塞用疏通器虽可起到预防堵管的作用,但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不适于大批量生产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预防堵管的简易式预防鼻肠管阻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简易式预防鼻肠管阻塞装置,包括:
注射器连接管,其包括管体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管体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管体部的管壁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管体部之间形成有漏斗状的过渡部;
毛刷头,其包括刷毛以及连接管,所述刷毛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管体部连接,且所述连接管的管壁设有多个第二出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孔呈竖直排列或螺旋状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孔呈竖直排列或螺旋状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第二出水孔均为斜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刷毛倾斜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部刻有至少一个长度提示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注射器连接管包括管体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用以连接注射器,管体部连接有毛刷头,并且管体部和毛刷头的连接管分别倾斜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通过旋转毛刷头,将鼻肠管管壁上附着的杂质刷落,同时通过注射器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即可从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处向外射出,对鼻肠管进行冲洗,起到预防堵管的效果,并且制作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9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