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9804.X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潘雷;陈硕;吴展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雷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护理 冷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属于骨科护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衬底和冷敷层,所述冷敷层为气囊A,所述冷敷层通过增压层设在衬底上,所述冷敷层的一端设有循环液进入管,另一端设有循环液排出管。冷水经气囊A壁即可将温度传递给患者,对患处进行冷敷,热量传递耗时短。气囊A的内表面温差小,有助于提高冷敷效果。通过充气球向气囊B内充气,使气囊B变鼓胀,从而使气囊A的内表面敷贴在患者皮肤上,有助于提高冷敷效果。通过隔板A和隔板B将气囊A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一个曲线路径,一是能够使冷水充满气囊A,二是有助于延长冷水在气囊A内的停留时长,以提高装置的冷敷效果。冷敷装置可以重复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属于骨科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骨伤科中,临床上经常利用冰袋进行降温或冷敷,尤其是膝关节或大小腿手术后要用冰袋冷敷康复治疗,现有的冷敷装置多采用冰袋或冷湿毛巾进行冷敷,虽能够达到降温的目的,但都会产生水雾,水雾渗透入头额、颈后或病变部位的皮肤,虽能够降温,但由于水雾的渗入,反而不利于伤口的治愈;且现有的冷敷装置不能够循环使用,且现有的冷敷不能采用循环方式进行术后部位的降温。
为此,公开号为CN21078496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包括冷敷带;所述冷敷带包括织物层;所述织物层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层;所述织物层与第一密封层相对表面之间设置有保温腔;所述第一密封层和第二密封层相对表面之间设置有凝胶传导腔;所述第二密封层内部设置有循环制冷腔。通过织物层、保温腔、凝胶传导腔、循环制冷腔和循环软管的设计,使该冷敷装置能够进行循环使用,降低冷敷成本,解决传统的冰袋式冷敷装置只能进行一次性使用的问题。
但是,该冷敷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冷气经循环软管、第二密封层、凝胶和保温棉等,才能将温度传递到织物层上与皮肤接触的一侧,热量传递耗时长;2、织物层上与皮肤接触的一侧表面温差大,导致冷敷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包括衬底和冷敷层,所述冷敷层为气囊A,所述冷敷层通过增压层设在衬底上,所述冷敷层的一端设有循环液进入管,另一端设有循环液排出管。
所述衬底、增压层和冷敷层均为长方形结构,三者宽度相等,增压层和冷敷层的长度相等,衬底的长度大于增压层。
所述衬底采用布料制成。
所述衬底一端的外侧设有魔术贴A,另一端的内侧对应设有魔术贴B。
所述增压层为气囊B。
所述气囊B通过软管A连接有充气球,软管A上靠近充气球的一端安装有气阀。
所述气囊A内设有多块隔板A和多块隔板B,隔板A和隔板B的长度相等,且小于气囊A的内宽,隔板A和隔板B交替布置,隔板A垂直设在气囊A的前侧板上,隔板B垂直设在气囊A的后侧板上。
所述循环液进入管、循环液排出管均为软管。
所述循环液进入管上远离气囊A的一端安装有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冷水经气囊A壁即可将温度传递给患者,对患处进行冷敷,热量传递耗时短。
2、气囊A的内表面温差小,有助于提高冷敷效果。
3、通过充气球向气囊B内充气,使气囊B变鼓胀,从而使气囊A的内表面敷贴在患者皮肤上,有助于提高冷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雷,未经潘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9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热敷按摩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阀门管件装配设备的点胶组装机构